当前位置: 江苏先锋网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立改立行
常州市天宁区:联系群众面对面 服务群众实打实
时间: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

  

  天宁区全面深化“干群零距离、服务争一流”活动,切实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转化成服务群众的“实招”,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服务群众,让党员干部先行。在区委常委“八个表率”的号召下,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主动贴近基层,全面融入到群众中。带头联系基层。22位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31个,37个区机关部门党组织“一对一”挂钩结对村、社区。带头亮明身份。积极探索党员干部佩戴党徽、在居住地亮牌等做法,主动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活动,全体机关党员积极认领公益岗位,带头参与文明交通、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引领奉献精神和互助风尚,夯实服务基层基础。

  二是服务群众,从具体问题抓起。坚持问题导向,从离群众最近的小事、琐事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急事、难事抓起,以扎实的成效让群众满意。多渠道征求意见。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领导干部联系点调研、开通网上征求意见信箱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共收集到区委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四风”以及各类民生问题190余条。高标准即知即改。按照“四有”要求,出台问题整改工作流程。居民楼道灯维护、小区绿化管养、村道亮化、污水管道疏通等群众反映较集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严要求跟踪督办。制定出台了领导牵头、整改督办、情况通报的“三项制度”,每件整改问题明确一名党政分管领导牵头,定期向群众通报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服务群众,在制度层面深化。创新部门联动机制。启动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有效整合人口、就业等资源,对社区网格、网格社工、社情民意、绩效考核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该平台全面试运行,共收集到民情日志7000余条;群众反映的任务信息26条,及时解决了12条。强化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向“雷锋科技服务队”购买服务、建立孵化基地等措施,将社会组织培育成服务社会的生力军,补齐政府公共服务“短腿”,形成政府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已培育扶持了巧婆婆手工坊、夏云秀工作室等成熟社会组织80余个。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一门式服务”,探索培育“全能社工”,简化群众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推行“错时服务”,探索社区工作者错时工作制,解决居民“八小时外办事”难题;构建“15钟服务圈”,在整合社区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提供方便群众的五大服务,真正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服务格局。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