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南夏墅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街道结合实际,针对“四风”突出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认真研究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取得了实效。
组织领导有力。活动开展后,街道党工委迅速成立活动领导班子,党政领导每人联系1—2个村(社区)和其他部分基层党组织,并向基层派出5个指导组,加强对基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业务指导。
学习教育深入。街道党工委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结合,提炼并深化了“五个一”学习活动,即组织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一场专题“道德讲堂”、一次参观学习活动、一次支部学习会及一次党员集中学习交流会。
意见征求务实。班子成员带头走访村、社区及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多种对象座谈会,设置意见表、意见箱,开展“邻里守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宣传活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共梳理出各类意见建议和问题129条。针对这些意见和问题,街道深层次剖析根源,排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部门落实。
立行立改到位。街道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能改的立即改,不能改的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改,针对加大对困难群众关心力度的问题,先后组织“幸福彩虹计划”关爱单亲家庭孩子行动、大学生村官“微爱行动”、走访失独老人以及为残疾人免费发放坐便椅、沐浴椅、慰问品、赠送意外保险等。
谈心谈话诚恳。谈心谈话始终做到聚焦“四风”,紧扣“四查四争当”,带着问题谈、推心置腹谈、实事求是谈,主动畅谈自身存在的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下了基础。
“当前,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体现成效的关键阶段,我们希望通过活动的落实,让干部受教育、问题得解决、作风大改善、形象再提升、人民更满意。”街道党工委书记路琦表示。
南淳社区:“老大难”一个个被拔除
“坑洼的道路全部铺平,老百姓出行总算顺畅了。”南淳社区党委书记管雪民这样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有居民不断向社区反映,一条主干道因为路面坑洼给出行带来不便,凹凸不平的道路还引发了多次交通事故。为此,社区专门联系了工程队进行修补,但好了一段时间后,问题又暴露了出来。
“必须真正破解难题,帮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之义。”在一次社区干部座谈会上,管雪民明确表态。经过实地调研、测算,要想解决道路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做路基、铺柏油,超过5000平方米的面积,投资不下百万元,一个安置社区钱从哪里筹?
“既然对群众作出了承诺,就必须千方百计兑现。”管雪民和他的团队一方面削减社区正常办公支出,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经过多次与高新区、南夏墅街道协商,道路维修工程终于得到落实。6月中下旬,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该主干道已全面翻修到位。
南淳社区是撤村建居后成立的新社区,既有农村村民也有新市民,居民构成复杂,给管理带来了难度。前段时间,社区内经常发生电瓶车被偷事件。社区联系街道派出所,为150辆电动车免费安装了“移动车卫士”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防盗功能,还有自动报警器,与社区门卫系统相连,有效降低了盗窃发生率。
通过拔除一个个“老大难”,南淳社区不仅收获了公信力,也收获了民心。采访中,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如今的南淳环境优美、管理到位、整洁舒畅。
庙桥村:每天都有交心会
端上一杯清茶,围坐一团沟通聊天,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庙桥村书记莫炳卫的办公室出现,前来聊天的有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同志。“通过聊天沟通,很多矛盾被扼杀在摇篮,很多‘疑难杂症’被有效化解。”莫炳卫如是说。
庙桥村是一个集镇村,辖区内既有自然村又有商业街区,流动人口多,村庄范围大,给管理带来了难题。为了第一时间了解村庄管理中的信息,庙桥村委决定以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要求村民小组长、党员反映各自了解的情况。一开始,村民们认为这是作秀,无非是村干部闲来无事聊聊天,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大雨天,一位党员反映,离他家不远处的一条阴沟堵塞,在梅雨期极有可能引发局部淹水。莫炳卫知情后,二话没说冲出了办公室。他第一时间联系人员抢修,并与抢修人员一起疏通了阴沟。
还有一次,村内一户人家在换煤气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夫妻两人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村委了解情况后,主动发动村内企业家、爱心人士捐款,第一时间给他们送去了8万多元慰问金。这一事件的发生,进一步触动了村委主要负责人的神经。经过筹划,一个总规模达232万元的“雪中送炭”慈善基金成立,每年都对村内的困难户给予帮扶。
一件件实事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很多村民甚至主动提出要多与村委沟通。定期召开的座谈会规模逐渐扩大,频次不断增加,如今,每天上午,村书记办公室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交心景象。
农村基层干部,天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是群众路线的直接践行者。“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俯下身子,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真正做到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让群众更满意。”莫炳卫坚定地说。
南河社区:最大限度让群众受益
最近,南河社区居民潘大爷到社区活动中心的次数明显比往日多,“早晚各一次,下下棋、聊聊天、看电视,生活别提多舒畅。”
变化源自于社区活动中心位置的转移。据悉,南河社区拥有近350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包括老年活动室、乒乓室、青少年阳光驿站、书画室等。然而,由于整个活动用房都位于二楼以上且不带电梯,这给很多老年人活动带来了难题。
“爬上爬下,腿脚很不方便,前些日子,我向社区提议能不能将活动室改在一楼。”潘大爷这样告诉记者。
社区书记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邀请多位老年人召开座谈会,就老年活动室的选址征求意见。经过论证,活动中心一楼大厅内一处50平方米的空地,被重新装修成了老年活动用房。社区还专门安装了空调、电视机,置上了茶桌、凳椅,让老年人有了一个真正的活动之家。
事实上,作为一个拥有万人的社区,功能性用房可以说是一笔特殊的资产。尤其是占据显著位置的一楼沿街区域,如果用于商业租赁将产生可观的效益。在眼前利益与群众利益面前,南河社区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让群众满意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南河社区党委书记盛敏泽表示,只要得到群众认可,损失点经济利益也值得。
河东村:用“心”走好最后一公里
“跳广场舞有新地方了,一座新的健身广场即将开工建设。”南夏墅街道河东村一群正在跳广场舞的大妈正在交流着这个好消息。
前段时间,村书记朱玉峰晚上来到健身点散步时,正在跳广场舞的村民纷纷反映,随着跳舞的人数增加,健身点已不能满足需求,希望村委帮助解决。听完村民们的意见后,当天晚上,朱玉峰就回到了办公室,拿出一张规划图纸看有无更大的空地用于新建广场。经过推敲,临近村委所在地的一块空地被整理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标准,河东村委还决定在空地上新建篮球场,添置健身器材,让村民们不仅可以跳广场舞,还能进行其他体育锻炼。
“虽然处在最基层,也处于‘最后一公里’的端点上,但我们仍然要用心、用情走。”采访中,朱玉峰始终认为,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好。
前段时间,村里车站处经常有垃圾出现。村民们纷纷反映,天气炎热,垃圾的异味让候车人直呼伤不起。村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清理了垃圾,并特地上门向村民解释,还添置了垃圾箱,呼吁村民们自觉维护环境。
随着辖区内高新区低碳公园的兴起,晚上经常有河东村民前往散步、休闲。有老党员发现,低碳示范区内一处断头路成了偷倒建筑垃圾的重灾区。村委知情后,联合城管将建筑垃圾全部清除,同时就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过座谈协商,将断头路路口封掉的建议付诸实施,从而有效保证了低碳公园附近环境的整洁有序。
南通崇川:实施干部日常监督“三提示三预警”制度2021-12-07
沭阳:党员形象提示语让党员随时“照镜子”2016-08-12
沭阳:合格党员“亮”出来2016-10-27
玉米秸秆有国家补贴 这些你都知道吗?2016-09-14
南通崇川:完善沟通机制 提升监督质效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