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都民生实事“由民作主”

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来源:新华日报

  “过去乘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到,路线优化,时间更短。”2月23日,家住盐城市区的退休职工徐杰和老伴前往“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盐都区杨侍村旅游,发现家门口出行悄然改变。“优化杨侍至潘黄线、葛武至程实线、尚庄至联胜线3条镇村公交线路”是盐都区人大代表征选、票决确定的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已落实到位,“新建10对公交站台”等实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民生实事如何让群众拥有更强获得感?“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过去是政府点菜、买单,现在把民生实事的决定权交给群众,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让政府有限财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盐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其斌说。去年11月,区人大常委会牵头征选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全区省、市、区、镇四级近千名代表走近基层百姓,问诉求,听心声。“各镇(街道)人大收集的建议少则三四十条、多则六七十条,都是最鲜活的民情、最真实的民意。”

  群众意愿真实接地气,但又零散碎片化。盐都区人大常委会启动区镇人大联动机制,12个镇(街道)对建议信息进行甄别、归并和筛选,提炼出10个建议项目,加上区直代表征选的8个项目,共收集建议项目128个,经同类合并、相近归并、从属兼并,初步排出56个,最终形成12个候选项目清单。

  1月7日,盐都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上,282名区人大代表投票,把群众呼声最高、需求最迫切的事作为民生实事的首选,其中,“建成4所中小学校和1所幼儿园”高居榜首,计划投资2.5亿元;“建成14个镇(区、街道)标准化为民服务大厅和2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排名第二。

  十件民生实事寄寓民生期待、承载政府责任,也考验人大担当。随着督查机制的建立,督促实事落实的“后半篇文章”已开启,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开工、顺利实施、如期竣工,真正成为普惠大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