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先锋网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活动简报
镇江市坚持用第三只眼评判整改成效 连云港市从严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江苏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256期)
时间: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

  镇江市坚持用第三只眼评判整改成效

  

  镇江市始终坚持开门搞整改,用第三只眼来客观评价整改落实工作情况,将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推动后续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整改清单网上晒,整改事项让群众知晓。实行整改清单公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改方案和个人整改清单均在不同范围公开,市县两级党委班子“两方案一计划”分别通过本地主要媒体公示。在市重点网站、主流媒体开设“整改进行时”专栏,集中公布188个市县机关部门188个涉及民生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整改承诺,其中36个市级机关部门分三批在《镇江日报》公开整改事项和整改时限;新闻媒体对即知即改事项、重点整改任务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报道。

  组建群众工作团,整改过程请群众监督。为使群众监督进一步落到实处,各单位组建了由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及群众代表等相关人员构成的“群众工作团”,开展“网民盯整改、群众评整改”活动,通过点线面的全方位监督,推动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全市市县两级共聘请5630多名群众担任监督员,成立工作团,敞开大门接受监督。群众工作团实行工作例会制度、评判建议制度、通报反馈制度,通过列席相关重要会议、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审阅有关单位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了解工作推进实际情况,对整改落实不到位或与公开承诺差距较大的,及时向市县活动办反馈。

  开展第三方评估,整改成效由群众评判。对各单位各部门整改落实情况和专项整治成效交由第三方进行评估,不搞“自我打分”。委托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江苏大学廉政法治研究与评估中心、江苏科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江苏苏润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通过开展现场查看、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对整治工作的评价。凡是群众意见大、不满意的,不允许销号,坚决“回炉”;只有第三方评估达到90分以上的、群众真正满意后才能销号。目前,全市新一轮10项专项整治工作均已完成第三方评估,其中7项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专项整治工作达到了销号标准,另外3项得分在90分以下的,正按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全力整改,确保按时序进度销号。

  

  

连云港市从严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

   

  为防止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事宜中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堵塞滋生腐败行为的漏洞,连云港市近期出台了《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给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戴上“紧箍咒”。

  拉红线,明确界定哪些事宜不可为。婚丧喜庆事宜之所以难以规范,主要是因为其一直打着“传统”的招牌、披着“人情”的外衣。市委坚持“严”字当头、从严规范,首先拉出“五个一律不准”的制度红线,即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乡街、村居党员干部,一律不准邀请下属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参加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操办的婚丧喜庆事宜,不得收受或变相收受礼品礼金;一律不准违规使用公车、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不得由任何单位或者直系亲属以外的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承担的操办费用;一律不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或者采取分批次、多地点等各种化整为零形式变相大操大办;一律不准以生日祝寿、乔迁履新等相关名义借机敛财,不得邀请亲属以外人员参加;一律不准组织或参与违反公序良俗的活动。

  划标线,明确规定哪些事情必须做。按照与法周延、与事简便的原则,实行申报和报告机制,让党员干部知晓组织程序,办事前要做什么、怎么做。落实事前申报制,当事人在操办婚礼10个工作日前填写个人有关事项申报表,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同意后方可办理,丧事及时口头报告。落实事后报告制,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结束5日内,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负责人签字后,报同级纪检监察机构或机关党组织建档留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向上级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事前申报、事后报告后,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构或机关党组织建档留存,并列为专题述职述廉内容,违规情况和处理意见将记入干部廉政档案。

  筑防线,从严查处违规操办行为。层层落实责任,从严追究问责,让高压线带上高压电,使纪律和规矩成为移风易俗的“清障车”。规定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要及时约谈,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违反婚丧喜庆事宜“五个一律不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凡违规使用公款、公物、公车的,责令退赔;违规收受的礼金、礼品予以收缴;对党员干部违反本规定不报告或不如实报告的,一经查实,从严处理。对疏于教育管理监督,导致管辖范围内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违反规定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对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纪委书记予以问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