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结合全省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瞄准基层组织建设的短板弱项,抓实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双化”提升,夯实筑牢基层基础,助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一是强化村居组织政治功能。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深化党支部“8+X”制度建设,推动各级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特色“X”制度。印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实施办法》,细化量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等评星定级6大类40项指标,把提升组织力落细落实。区委常委挂钩帮扶11个软弱涣散后进基层党组织,从区直部门接力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以建强村级组织为抓手,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防止黑恶滋生打牢政治基础。
二是选优配强村居班子队伍。结合巡视、巡察整改,修订完善《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明确“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四强”书记选任标准,实行村居书记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双重管理。举办村居书记“头雁讲坛”,搭建书记能力锻炼提升平台,开展“新时代红栖霞先锋”行动,结合“七一”等表彰,选树打造优秀村居书记、村居党员典型,以榜样示范带动。严格开展“两委”成员排查清理,完善充实村居书记后备库,征求各方意见,严把人选政治关,坚决把涉黑涉恶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清出队伍、挡在门外。
三是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落实仙林网格化党建“十项举措”,建立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居)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基层治理体系,推行网格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情沟通日等做法。探索“网络+网格”治理模式,发挥覆盖10万党员群众的“掌上云社区”桥梁纽带作用,从“五老”人员中招募志愿者,广泛建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全面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