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坚持把选调生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聚焦“激情奋斗、创新争先、务实担当”通州干部精神特质,实施选调生“战场砺兵”计划,推动选调生在一线实践实干中压担历练、快速成长。
承压在一线,锤炼干事真本领。坚持把基层一线岗位作为选调生“练兵场”,严格执行基层锻炼制度,指导订立承压攻坚计划,推动快速成长。选准第一站。综合考虑专业背景、方言风俗等因素,统筹选好合适的镇村作为选调生工作第一站。选调生通过参与村班子分工、包片村民小组、协办“书记项目”,熟悉村情民意,快速融入基层,缩短工作磨合期。配强导师团。区级层面,创设选调生领队制度,开设“新老选调生话成长”论坛,择优选聘优秀选调生代表做经验分享、答疑释惑。镇街层面,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总体负责,分管领导、业务骨干、村党组织书记联动配合的“1+3+1”联动帮带机制,通过“面对面”讲业务、“手把手”传技巧,从政治素质、政策业务、工作方法为选调生提供指导。订立任务书。指导选调生在村锻炼期间,每人每年结合镇村实际、工作分工、岗位特点,围绕村域内基层党建、片区开发、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订立“跳一跳够得到”的攻坚目标,每半年组织一次在村工作现场会,观摩交流、比学互促。基层服务期满选调生全部编入镇街攻坚支部,参与重难点问题的攻坚突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提能在一线,强化实干硬担当。注重多元化多渠道实践历练,通过补短板、锻长板,破难点、出亮点,激励选调生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研学补短板。用好选调生在村工作经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组织选调生围绕政治理论、领导艺术、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专题,制定个性化自学计划。抓实教育培训,每年通过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定向调训等多种形式,安排选调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少于14天,加强政治教育和专业培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培优促提升。选调生全部纳入通州年轻干部青训营实训载体,作为学员骨干参与年轻干部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推进。建立组织选题、骨干承办工作模式,聚焦干部担当作为等主题,组织开展“我的工作我来说”“乡村振兴我先行”等特色活动,通过思想碰撞、实绩展示、素质拓展、服务比拼等方式,推动选调生理论结合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实践提能力。推行国情报告开题报告、结题答辩制度,指导选调生用好在村锻炼平台,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联系企业,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策划“农村代言人”“青雁调解员”等小切口创新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到改革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服务群众一线经受淬炼,加速选调生成长成才。
选用在一线,畅通成长快车道。优化选调生比选平台,完善全程纪实管理制度,加大选调生使用力度,推动选调生一线成才、一线成长。搭建平台比。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主题,轮值举办“菁兵论坛”,创新开展招商路演、书记带货等实战模拟活动,为选调生搭建常态化竞技平台,推动同台切磋、增长才干,让优秀同志脱颖而出。关键节点研。把握工作试用期满、基层服务期满、挂职锻炼期满等重要节点,分别对选调生适岗情况、个体类型和发展潜力进行多维综合研判,一人一策提出提拔使用、压担锻炼、转岗培养等个性化使用方案,系统跟踪、定期调整。对表现突出的同志重点关注,并积极推荐使用。放手大胆用。坚持人岗相适前提下,结合机构改革、班子换届等,持续加大选调生使用力度,让“有为”者更“有位”。对于看得准、有潜力,但任职年限不够的选调生,先按现职级到岗,提前压担子、交任务,提升统筹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全区副科职以上选调生27名,14个镇、街道共配备选调生14名,其中13人为近三年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