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先锋网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观点评论 > 观点
常州日报:洗洗澡:重在荡涤心灵 贵在敢于批评
时间: 2014年05月05日 来源:

 

 

 

  人每天都在接触灰尘,所以要经常洗澡。同样,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沾上灰尘,也需要经常“洗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洗澡,要洗干净。不是“跳进池子就上来”,也不是“冲一下”就了事,而是要将自己浸到群众路线的“大澡堂”里,“多泡泡”“多搓搓”,蒸掉身上的官僚之气、形式之气、奢靡之气,搓掉身上的骄奢之泥、教条之泥。“洗澡”时,对于自己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要请群众帮忙看、帮忙搓,依靠群众的力量把自己洗彻底、洗干净,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这些年来,整风的精神谈得少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也运用得少了,以至于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积累多了。有的信奉“栽花不栽刺,以后好办事”哲学,不愿较真碰硬,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以免祸从口出;有的“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自我批评放空炮”;更有的名为批评实则溜须拍马,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吹捧与自我吹捧。

 

   同时,还有一种“老运动员”心态,“学习教育常常搞,搞来搞去老一套,就是洗把温水澡”,这本身就要好好洗一洗。

 

  要洗好澡,必须恢复批评的正气锐气,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另一方面也要领导带头。如果领导对批评态度暧昧,如何动员其他人展开批评?如果一把手不能闻过则喜,其他人又怎么愿意提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思想法宝,通过与人为善、惩前毖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帮助每一位党员干部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污迹所在,从而发现污染之源,找到治污之道。

 

  总之,洗洗澡,重在荡涤心灵,贵在敢于批评。

 

  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彻底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党员干部才会神清气爽,我们党也才能风清气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