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仁和社区党支部通过建设惠民餐厅,有效解决了拆迁安置居民入住社区后,红白喜事无处操办的难题,起到了夯实党建基础、方便社区居民、宣传文明新风、促进社区和谐的良好效果。
一是组织引领,固惠民之“本”。社区居民操办大事,图的就是一个方便,离家近,好操作。仁和社区党支部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址社区中心的仁和惠民街区三楼,按宴会厅标准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高档餐厅。惠民餐厅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为仁爱厅、和美厅两个大厅,最多可容纳700人同时就餐。社区在配齐操作间、桌椅、冰箱、空调、运货电梯等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丰富软件内容,牵头制定了《仁和社区惠民餐厅管理办法》,对餐厅的预定、协议、使用、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惠民餐厅慎始敬终,善做善成。
二是价格实惠,强惠民之“效”。拆迁安置社区之所以会发生搭棚毁绿操办红白喜事的情况,一方面是居民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另一方面也与饭店收费较高有直接关系。而现在仁和社区的居民到惠民餐厅办理红白喜事,仅需支付场地租用费、冰柜租用费、水电费等约1000元,就能享受到和饭店一样的环境待遇,大大降低了办事费用,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建实事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餐厅自2014年2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本地和临近社区居民朋友们的大力热捧,已经接待了59户办事群众,酒席预约最远已经排到了2015年正月初八。
三是服务贴心,铸惠民之“魂”。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遴选具有专业特长的党员,成立了党员厨师、党员营养师、党员服务员志愿者队伍,全方位服务用餐居民,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把好卫生关,为党员厨师和服务人员办理健康证,定期对餐厅进行卫生保洁,并对操作间进行杀菌消毒;把好审核关,对客人自带的厨师团队进行健康证和相关资质的审查,建立准入机制,并根据群众用餐后的口碑对厨师团队进行评星定级,上墙公示,供以后办事的群众参考;把好账目关,专门聘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互为AB角担任餐厅管理员,负责餐厅的预定、结账等工作,将餐厅利润全部反哺社区困难户,定期公示账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餐厅除了承担群众预约的红白喜事外,还利用场地配合支部开展免费体检,送电影下乡,留守儿童义务家教等活动,充分体现了惠民餐厅作为党建阵地服务社区发展的功能。
无锡高新区: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2019-10-21
南京市江宁区农家乐经营精益求精2016-06-16
胡汉荣:老兵书新传 居民送锦旗2018-07-16
新市民社区的“六好”书记2015-07-27
挖除公款吃喝的“根”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