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先锋网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活动动态
“三把火”,“老大难村”展新颜——记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万里村
时间: 2014年06月11日 来源:

   “我将以‘心系百姓、服务村民’为座右铭,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走进前洲街道万里村党支书记刘炫的办公室,墙壁上的镜框里镶嵌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稿纸。“这是我去年7月份在‘公推直选’村党支书记会上的发言稿。事后,我特地叫人装裱起来,目的是要时时提醒我们不忘村民重托,让大家更好地监督自己。”刘炫说。
   万里,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村庄,在当地却有着另一个别名:“烦”里,多年来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一个“老大难”村。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临危受命,用一系列真抓实干,让百姓看到了希望,曾经困扰村里10多年的一个个矛盾“死结”也被打开,开始呈现出干群和谐、安居乐业的新气象。“现在,村干部是没日没夜地忙碌,一年所干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前5年的工作量。”家住葑庄的张兴寿老人说起现在的村干部,翘起大拇指就叫好。
                 30个座谈会,“老大难”村有了新转机
   新班子上任伊始,就迎来“当头一棒”:在省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整治检查中,该村被通报点名批评。“在全区100多个行政村里,万里环境卫生考核一直是倒数第一,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刘炫坦承说。

   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万里不仅环境差,而且干群关系、村企关系紧张。这个有着2850常住人口的村庄,每年村民上访事件不断。村里的企业也以种种理由推诿,拖缴村里土地租金等费用。其中,拖缴时间最长的已达10多年之久。“刚到任时,一上午几乎天天都有群众到办公室来反映问题。”刘炫说。
   面对群众期盼,村两委班子在心中暗暗许下决心:要打一场“翻身仗”。为了摸清村里各种矛盾和症结,他们问计于民,先后召开了近30场座谈会,分别邀请党员、村民、企业家、老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建立“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全村每个党小组组长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在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连心桥”。迄今,他们已累计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数百条。其中,环境整治、村级收入、社保等三大问题成为群众聚焦的热点。以此为突破口,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在万里村展开。
                  点燃“三把火”,荡涤沉疴顽疾
   前段时间,几场大雨过后,葑庄700多户村民惊喜地发现,往年“水漫金山”的情况没有了。“现在再也不用一下雨,就要拿根长长的钢筋出去通下水道了。”张兴寿说。
   由于下水道年久失修,每逢大雨,从窨井里泛出来的臭水,常常让不少村民家中遭殃,百姓叫苦不迭。作为整治环境第一仗,村里用一个月时间,新修和清理下水道2300多米,实现了雨污分流,困扰多年的水患一朝消除。村北部一条长1公里的家河发臭、发黑,沿河村民苦不堪言,常年不敢开窗。村里多方筹资,打水清淤、建绿化带、筑石驳岸,昔日“龙须沟”将变身成为了景观河。清除垃圾、拆迁建筑、硬化道路等工作也如火如荼。“仅垃圾就清运了1000多吨,可堆成一座山呢。”刘炫说。
   为了收回企业拖缴的集体款,村班子成员轮流挂钩一个企业,倾心听取意见。根据企业反映的情况,村里投资15万元修建了两条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村里企业车辆的进出。村干部真心为民,企业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很快,上千万元应缴款就打到了村里的账户上。解决社保是村民的共同心愿,村里又主动与街道农办、社保所衔接,向村民耐心宣传政策。仅用20天时间,就为2355位村民办理了相关手续,使全村基本实现了社保全覆盖。
                   干部当表率,民心聚起来
   中午12点,村委副主任盛卫明就匆匆撂下饭碗,赶赴河道整治工地,与相关施工单位一起商讨疏浚方案。“现在,村里推行‘白+黑’、‘5+2’工作时间,一切都要围着村民需求转。”由于整天奔波在外,老盛浑身上下已晒得黝黑。 “群众下班我在岗,群众休息我上班。”万里村干部口中的这句顺口溜: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因道路建设,今年,有230多户村民涉及拆迁。为了方便群众前来咨询和签约,除了节假日照常不休息外,村干部每天晚上坚持上班,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才能回家。为了当好群众贴心人,村里还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定期走访挂钩群众,做到“村民家里有病人过去看看、家有纠纷出面看看、家有急事帮着干干,有事没事常去看看”。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天空。原来,在村干部奔走下,当天公交203路正式通到村里,村民到市区去再也不用走到7公里外的玉祁转车上城了,高兴的村民自发地放起了庆贺的鞭炮。一件件落到百姓心坎上的实事,让村民看到变化,不仅告别了上访,还自觉参与村里建设。村民刘秀娟看到新建的小学生候车室没人维持交通秩序,就天天起早摸黑当起义务管理员,确保100多位学生上学安全。村里51家企业主慷慨解囊,与村委会共建爱心基金。迄今,已帮扶86户困难群众,资助金额14.7万元。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