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具体部署,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教育人争做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先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教育系统的智慧与力量。
同心同向
回信精神聚合力
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全员覆盖传达学习,全面弘扬“新旅”光荣传统,全力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教育活动,从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办实事、学校层面守初心、教师层面育新人、学生层面立壮志四个维度进行部署安排,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配合录制全国、全省《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已于8月31日、9月1日相继播出,进一步放大了“新旅”红色效应,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收看开学第一课
市县联动
推进“双减”见实效
围绕促进公办民办教育科学协调发展,制定市、县(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加快理顺“公参民”学校办学体制机制,规范招生办学、教育教学等行为,下发重点任务提示单,“一校一策”加快实施。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召开市县工作部署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建立全市推进“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周报制度,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宣传,营造和谐教育生态。
召开“双减”工作会议
暖心托管
破解暑期“看护难”
今年暑假,淮阴区教体局依托暑期“校站结合”教育辅导站、乡村少年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托管服务。
开展托管服务
托管服务对象为有需求的一至五年级小学生,以家中无人照管的双职工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主。各校站开设了绘画、书法、合唱、舞蹈、足球、篮球等课程,并“因校制宜”,打造了一批红色德育、京剧、跆拳道、淮海戏等特色化课程。今年先后有5910名学生、377名在职教师、177名“五老”人员、92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托管工作。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抗“疫”防洪
冲锋在前显担当
今年7月疫情发生以来,洪泽区教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组成志愿者队伍,冲锋在前、奋战一线,全区共有450余名教师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现场,教师志愿者们战高温、斗酷暑,坚持一线作业。老党员、老教师袁江、葛长青夫妇共同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葛长青表示:“都是洪泽人,都是为了快速战胜疫情,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盱眙县第六中学因汛期防洪需要被确定为三滩居民迁建的临时安置点,接到通知后,学校党支部立刻成立应急小分队,全体党员干部紧急赶往学校,仅用3个小时就将12口教室清理出来。58岁老党员王佩喜同志主动请战,冒着高温,背着50多斤的消毒器械,对校园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不留任何死角,确保安置人员安全。7月26日安置人员陆续入驻安置点,到7月31日,安置人员超过260人,党支部又安排人员将20间宿舍腾出来。党员先锋持续迸发的模范力量,让党旗在临时安置点上空高高飘扬,更加坚定了安置群众战胜困难,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