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村干部夯实执政根基

时间:2015年12月01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实到“末梢神经”。如何从严管理农村基层干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摆在基层组织部门面前的新任务、新课题。

  从严选配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把好关口,让品行好、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品行差、不干事的人“靠边站”,是建设一支优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前提。一是以严的标准选用农村基层干部。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要明确规定村“两委”班子成员标准条件、不能提名村党组织成员候选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情形。二是积极拓宽农村干部选拔培养渠道。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大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三是深入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机关干部到省市确定的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和部分软弱涣散村进行驻村帮扶,帮助农村干部明确工作思路,提升抓经济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

  从严培训打造“主心骨”。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教育培养。要建立健全从严培训农村干部工作机制,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一是在培训对象上实行分级培训、全员培训。二是在培训形式上坚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课堂教学、主题讲座,邀请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农村干部现身说法,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工作能力。三是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重点围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落实政策部署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等开展培训,让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从严管理戴上“紧箍”。严明的管理制度,是农村基层干部规范用权的重要保障。一是从严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督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从严从实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不组织党内组织生活或成效不明显、党员干部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等问题。二是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村级事务“四审四议三公开”工作机制,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四议”流程进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规范农村干部决策行为;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保障村民群众监督权;推行村级事务决策审查、用章审核、财务审接、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审”制度,确保农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三是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实施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把评议情况作为村干部评先树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从严追责形成“高压线”。坚持有错必究、有责必问,是强化正风肃纪、形成强力威慑的有效手段。一是建立实施常态化基层党建督导巡查机制。二是建立实施村级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村干部和镇街干部违规追责情形,制定警示谈话、责令公开检讨等村干部违规追责方式,以及诫勉谈话等镇街干部违规追责方式,强化责任追究。三是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通过督导巡查、网络舆情等途径发现的农村干部的作风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及时处置。

  (作者系青岛市黄岛区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