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服务型党组织机体建设,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瞄准基层建设中微小的方面,把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实;抓住基层建设的边缘和死角,把容易忽视的工作做广、做深。
从构建基层党建“微网络”着手,实现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深切入。将村、社区划分为117个服务网格,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使每一个网格成为基层党建的组织节点,通过搭建“143”工作框架,创设六步工作法,全面消除组织服务死角。牵手非公党建联盟。区、街、村(社区)和企业四级联动,组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盟,建立党委搭台、企业唱戏、资源共享、党企联动的非公党建运行机制,通过统一LOGO标识,健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构,“菜单式”谋划开展活动,实现智慧共享、制度共创、活动共推、产学研共促。向员工25人以上、尚未单独建立党组织和没有党员的小微企业,统一选派2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全面消除非公党建盲点。
搭建党员教育管理“微载体”,激活基层组织的细胞神经。拓宽教育课堂。按照“小而精、覆盖广、受欢迎”的工作思路,在村、社区、非公企业开设“微党课”,在机关支部建立“微讲堂”,采取座谈交流、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交流学习工作心得,传授成功经验做法。着眼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发挥机关党员的表率带头作用,建立机关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将管理要素细化为教育培训、义务履行、业务工作、承诺兑现四大项18个基础性指标,实行基础积分、成绩突出加分、工作失误违纪减分的量化管理模式。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优先推荐表彰奖励和提拔使用。深化志愿服务。汇聚党员队伍微力量,打造党员“人性化、常态化”服务载体。组建20支近1000人的志愿服务“微公益”团队,提供10大类服务项目,依托网格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党员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信息库,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开展“心愿成长树?实现微心愿”主题活动,设立微心愿收集、发布和圆梦平台,为青少年实现5000个微心愿,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奉献他人、提升自我。(作者系常州市戚墅堰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华飞)
(编辑:徐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