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我为什么入党?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也是每一名党员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都该谨记的追问。从今天起,《新闻联播》推出《“两学一做”我为什么入党》系列报道,展现不同年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与感受,一起重温党旗下的誓词,重温党的宗旨。我们首先来认识南京的一位大学老师,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老师要你入党,同学让你入党,家长让你入党,所以我们在探讨入党动机的时候,你比如说入党前谈话,通常都是由我来完成的,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一个特别诡异的现象,因为大家都会使用固定句型。第一个同学谈一谈,你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好,回去吧。(问)第二个同学你为什么入党,(他说)从小爷爷对我说,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大家是不是拥有同一个爷爷?这个理由不是说不好,但问题是,入党应该是你自己的选择。被同学们称为“川书记”“川哥”的徐川,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在学校教党课。徐川是一名80后,他的党课在学校选课系统一开通,名额很快就被学生一抢而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黄鸣阳:老话新说,或者说是能把一些非常正能量的东西,用更适合咱们青年学生的这种口吻,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那种角度跟我们分享,不是硬塞。徐川的党课从不照搬教科书,而是结合现实和自己的思考。上课之余,徐川还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川哥问答”“节日谈”,粉丝超过10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他们同学和我们之间如何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有什么事跟你交流,这个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路径的,只要你们有问题,随时发一个信息信号给我,我这里就会有回应,基本上能做到学生只要有问题或者迷茫,24小时最迟48小时都会给他们一个回应。今年4月,一名大学生在徐川的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自己已经具备入党条件,但最终选择是否入党时却犹豫了,想听听“川哥”的看法。这一次,徐川没有在48小时内回复,而是回忆了自己大学时期的入党经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我加入这个组织是为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入党?入党以后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那时候可能目标或者方向都不是特别明确。让徐川坚定入党信念的是发生在他大三时的一件事情,当时学院有两个保研名额,学院党委书记的亲侄女在徐川班上,成绩一直是院里的前三名,同学们私下都在议论,有这样一个院领导亲戚,她肯定能成功保研。然而,最终这个女孩却落选了,学院党委书记并没有照顾自己的亲侄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在可上可不上,或者可以选择不可以选择的时候,还能够做出把利益让给别人,让自己去选择付出,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真实,也是非常非常震撼的,特别愿意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向这样的人靠近。徐川大学时期的党委书记做出的这个选择,给徐川触动很大,这也成为他后来入党最重要的原因,徐川把这段往事作为给那位同学的回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兰天皓:“川书记”讲的是他同学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通过这种身边的故事真实地触动了我们的内心,这句话才真正地写进了我们的心里。后来,徐川还重温了中共党史,并写了一篇3700字的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贴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徐川认为,“加入一个组织,就要了解一个组织的过去,看清一个组织的未来”,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试着和学生们从党的诞生之初去寻找答案。这篇文章的单日阅读量就超过了200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刘旭:你看完他第一段可能很期待他的下一段,这样他想带给你的理念信念,就在这样的文字间被你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通过故事讲道理,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这是徐川讲党课所追求的方式方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从他所讲的故事中间,感受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么坚定信念,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详细情况请看今晚的《焦点访谈》,《徐川:用故事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