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组织部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始终做到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公道对待干部,达到“用好一人,激励一片”的效果。
不为人情所困,公平评价干部。不可否认,人情是构成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因素,但干部工作必须和所谓的“人情往来”划清界限。评价是否公平,不仅会影响一名干部的成长,还会影响到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公信力的信任。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掌握着评价干部的“关键一票”,要主动斩断“人情链”,卸下“人情重担”,不能因为和谁熟、离谁近,就明里暗里替谁说话,在评价干部时夹带“私货”。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不讲人情、不讲关系,让那些“找关系”“有背景”“靠后台”的投机钻营者没有市场。要远离“圈子文化”“山头主义”,不能“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评价干部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要完善知事识人体系,坚持以事察人、序事辨材,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剔除“人情票”“人情分”,确保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让干部本人接受,也让广大干部群众信服。
不为利益所扰,公正使用干部。我们常说,干部工作出权威,这权威正是来源于选人用人的公道正派。换句话说,哪怕是一次不公正的选人用人,都可能会让长期积累的干部工作威信付之一炬。与此同时,组工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少不了会成为某些利益相关人的“围猎”目标。面对各类“送上门”的利益诱惑,组工干部作为政治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要常照公道正派这面镜子,始终坚守这一立身之本、履职之要、正气之源,坚持党性原则,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光明磊落、为人正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敢于同“打招呼”“递条子”等不正之风作斗争,走正道、扬正气、有正形,让歪风邪气无缝可钻。要划出选人用人纪律红线,加强选人用人监督,让公道正派选人用人有制度支撑、具体举措、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写在纸上、钉在墙上、挂在嘴上,切实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取信干部群众。
不为压力所惧,公道对待干部。现实中,大家之所以对组工干部高看一眼,很大程度上敬畏的是其公道正派的作风,组工干部如果失去了公道正派,别人表面上可能看你很重,内心却会看你很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组工干部作为干部的“娘家人”,为干部主持公道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要传承好公道正派这一组工干部最鲜明的“本色基因”,有那么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气节,不畏权势、不惧压力,敢于直言、敢于斗争,以实际行动擦亮公道正派的“金色招牌”。要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敢于为老实人说公道话,为“蒙冤”干部辨是非、澄真相,让广大干部感受到组织“家”的温暖,打心里信任组织、依赖组织。
(韩万成 发表于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