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溧阳:“善治溧城”的“新三式”

2025年11月21日 09:18 来源:新华日报

  新能源充电桩夜间运营噪声大,一周内小区就升级换上了“静音”充电桩;小区道路拓宽20厘米,不仅“停车难”迎刃而解,绿化带也不再因车轮碾压而“受伤”;打通小区北门后,居民不用再绕行200米接送孩子上下学,小区“微循环”缓解“上学堵”……在这里,小区“微更新”不断上新。 

  溧城街道位于溧阳主城区,不仅社区数量多,还承载着全市1/3的人口。热闹繁华的城市生活“背面”是复杂细碎的基层治理工作。溧阳市溧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楚晋表示,锚定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目标,街道持续探索“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创新做法,全力打造独具特色、更显成果的“善治溧城”模式。 

  放权赋能 

  让社区有“底气”挑担子 

  不久前,永定社区楼道协理员在网格巡查中发现西城嘉苑小区有一处“三合一”场所。租户租下车库后,一边用来做铝合金加工,一边作为宿舍居住。这类把住宿与生产、经营几种用途混合在一起的场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天上午发现情况,下午上门处理,次日完成整改,较以往节约了70%的时间。”永定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湘琳说。 

  效率的极大提升来自街道的放权赋能。聚焦城市社区“有责无权”现状,溧城街道最大程度赋予社区为民办事之权,让社区有“底气”挑担子。 

  按照以前的流程,楼道协理员发现情况上报后,需经过居委会、社区、街道、城管局等部门层层审批,要“过”六七道流程,处理周期7—10天。今年3月,永定社区入选街道“善治溧城”工作先行试点。“社区工作人员与机关事业下沉人员组成专班,问题研判后可直接上门处理。”李湘琳说,整个过程不“拖泥带水”,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 

  干部下沉带动服务下沉。今年以来,街道已有131名机关事业人员和131名综管队员下沉至47个村(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干部+综管队员的“混搭”模式不仅提高了联合办事效率,还将更多资源和服务链入社区。 

  13岁的妍妍因家中变故长期生活在弱监管状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平陵社区下沉干部芮海飞第一时间链接各方资源,邀请心理医生、爱心人士共同组成“关爱小组”,对妍妍进行心理疏导和陪伴成长。平陵社区还对社工开展专业培训,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丰富社区服务的同时拓展社工专业技能。 

  下沉干部“沉”得深不深、干得实不实,村(社区)来“打分”。街道赋能村(社区)反向评议权,村(社区)书记、网格员以及共治力量可对下沉人员工作表现评分,评议结果纳入机关事业人员年底评优评先综合评价体系。溧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史淑瑜说:“社区有了‘抓手’,能更好调动下沉干部积极性,并通过多岗锻炼,为街道选拔优秀人才。” 

  既有考核“抓手”也有机制“撑腰”,让基层一线工作者能干事、干成事。依托“善治溧城”APP,街道开发了“码上报”小程序,形成了“扫码上报—智能派单—限时处置—线上反馈”的工作闭环。11月3日上午8点50分,福阳社区下沉干部潘芸发现路边有一处排水口损坏,立马拍照上报。当天下午1点30分,城管局反馈该处排水口已修缮好,并附上照片。潘芸说:“平台上每一环处理过程都会留痕。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也可以反馈审核不通过,市联动指挥中心会要求重新整改,有效解决了由于职责交叉导致的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在流程上“减负”,在职能上“增赋”。溧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戴馨怡表示,街道将进一步放大村(社区)书记职能,在已有的人员统筹、反向评议等权力基础上,逐步完善资金调配权力,真正让每份资源为社区所用。 

  服务“变现” 

  积分兑换激活社区经济 

  “148积分就可以兑换一款市场价约100元的6寸动物奶油蛋糕,店就在家门口,品质有保障。”福阳社区楼道协理员戴丽倩用社区服务积分兑换了心仪的福利,“相当于在社区‘赚’来的积分可以当作代金券在周边商圈消费。” 

  在戴丽倩的“码上报”小程序账号上可以看到,上面详细记录了每笔积分来源。戴丽倩说,上下班路上看到小区里有车辆违停等乱象,随手拍照上传“码上报”,后台审核为有效上报后就会获得相应积分,还有像宣讲反诈知识、调解邻里纠纷等也都可以积累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后就可以在小程序的“积分商城”上进行兑换。 

  用善意回馈善举,让社区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立足辖区内商圈集聚的优势,溧城街道与商圈商户共建,创新“积分助溧”项目,拓宽积分兑换外延,让社区志愿服务具有“变现”价值。“社区志愿服务不只要靠情怀驱动,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回报机制,让志愿者的付出得到尊重、价值获得认可。”福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孙丽霞说,以往积分兑换局限于社区内部,兑换内容多为日用品。现与周边商圈商户共建后,积分可以兑换商品也可以兑换服务。不仅为社区节约了采购费用,还为社区志愿者提供了多元选择。 

  “回馈社区志愿者,第二杯半价”,在溧阳万达广场,一家奶茶店门前贴出了专属社区志愿者的优惠海报,活动推出后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消费。商圈内还有多家餐饮店、教培机构也为社区志愿者推出了消费打七折或兑换产品体验的福利。溧阳万达广场负责人黄炜表示,与社区合作共建不仅为商圈带来了客流、促进了消费,还提高了商圈美誉度,增强了消费者黏性,实现了商圈、社区与志愿者的“三方共赢”。 

  激活社区经济潜在需求,街道还将亲子育儿、宠物服务等热门消费领域也纳入积分兑换范围。“萌星乐园”是最受福阳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主要为0—3岁宝宝家庭提供公益托育服务。“每周都会开课,课程非常丰富,有绘本阅读课、手工编织课等。抢课要靠‘拼手速’,开课链接只要一发到微信群里,名额很快就被抢光了。”宝妈王菲搬到福阳社区不久后就成为了楼道协理员,“用积分也可以兑换课程,在这里生活很有归属感。” 

  辖区内一家早教机构是“萌星乐园”项目的合作伙伴。该机构负责人蒋旭琴说,机构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借助社区平台,让机构有了展示业务能力的机会,提高了机构公信力。很多居民带着孩子体验完课程后,主动来到机构咨询报名。 

  积分兑换撬动“社区经济+”,越来越多商户成为街道的“公益伙伴”。在溧城街道雷灵灵看来,“积分助溧”项目已成为街道基层治理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在改善民生服务的同时促进消费升级,也是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有益探索。 

  盘活资源 

  打造内外联动共治模式 

  闲置公共空间“变身”社区“顶流”。11月3日上午8点30分,位于后街新村社区的“七彩屋”前排起了长队,社区居民汤淑莲拿着开线的毯子等待缝补:“这里的便民服务是免费的,现在做出了名气,其他社区的居民也会慕名而来。”结合居民“刚需”,“七彩屋”每周七天都会开展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包括缝补衣物、修理家电、理发修脚、艾灸推拿等。 

  365天“不打烊”,一周七天不重样的惠民服务背后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合力经营。“服务虽小,但技术要求不低,志愿者都是在各自行业有多年经验的专业师傅。”溧阳汇众社义工、“七彩屋”项目负责人王卫强说。两年来,“七彩屋”已服务居民超2.8万人次。 

  汇众社义工协会是溧阳市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益组织。后街新村社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引进汇众社,汇众社又通过专业服务、资源整合、物资帮扶“反哺”社区。社区携手汇众社马上将开出溧阳第二家“爱的粥铺”,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社区老人等群体免费提供简易早餐。后街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史红芬说:“街道放权赋能后,社区在创新基层治理项目上更具话语权,能更好发挥自主能动性为民办事。” 

  后街新村社区紧靠溧阳最大的菜场。73岁的楼道协理员张阿姨说:“以前主干道都被摆摊卖鱼的商贩占据了,经常引起交通拥堵,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叫苦不迭。” 

  “流动商贩也是西平菜场的治理痛点。”史红芬说,了解到菜场也有治理需求后,社区把“邻居”吸纳为共治力量,由社区工作人员和楼道协理员劝说商贩,菜场则让出部分空间留给社区打造人行步道和消防配套,整个片区环境焕然一新。 

  向外盘活资源、向内凝聚合力,社区“共治圈”越画越大。大营巷社区龙盛园小区通过居民众筹+爱心赞助的方式改造了小区内部道路,其中居民自筹了14万余元。小区业委会主任黄镇龙说:“居民自筹正是居民自治的生动体现。改造过程中,居民达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共识。” 

  在基层治理中,每一个“微创新”都是扎根一线的探索与突破。把创新变经验、把试点变模式,“善治溧城”久久为功。  

  (张宇熠)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