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紧扣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整改环节,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通过完善“述、评、改”闭环管理,层层压实责任、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以“述”践诺,变“承诺清单”为“成绩清单”
“述”是起点,更是责任的担当。丰县坚持“去虚向实”,要求各党委(党组)紧扣发展大局与群众关切,用具体项目、详实数据说话,杜绝空话套话,使述职报告成为推动发展、兑现承诺的公开宣言。
师寨镇贾庄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明介绍:“村里300多亩高效农业种植园,带动人均增收9000余元,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元。”这一成果是师寨镇落实基层党建述职承诺的缩影。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菌菇养殖、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构建乡村振兴产业链,成功入选“江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示范单位”。
县经开区针对上年度评议指出的“重大项目招引不足”问题,创新机制精准招商,成功推动1个50亿元以上、15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同时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5家企业入选2025年江苏瞪羚企业名单,彰显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以“评”促干,变“问题答卷”为“实干指南”
“评议必须直面问题、切中要害,让‘红脸出汗’成为前进动力!”点评环节直指“干部作风不实”“带动集体经济乏力”等短板,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干劲。
赵庄镇针对评议指出的3条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严实作风提升干部能力。今年以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6件,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48个,树立起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
丰县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贯穿评议全过程,通过领导班子“双向互评”、公务员“平时考核季度定等”及“半日交接”制度,全面考察干部实绩,推动一线履职、争先创优。
以“改”增效,变“民生短板”为“幸福样板”
“改”是落脚点,更是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华山镇针对评议反馈,建立“三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针对原经济薄弱村王屯村基础差、发展难问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水稻种植、果品自摘园等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翻番,2024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在县镇支持下,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小院、蔬菜大棚等惠民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赢得群众点赞。
王屯村的转变是丰县372个村(社区)聚力振兴的缩影。今年以来,丰县围绕市委指出的“集体经济相对落后”“阵地服务实效待加强”等问题,实施选好富民强村“领头雁”、配强乡村振兴“一班人”专项行动,通过精选骨干、系统培训、多方联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切实把问题短板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感。
(刘强 张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