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无锡:“双百行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年09月17日 08:38 来源:新华日报

  永红涧潺潺流淌的溪水中,孩子们举着网兜追鱼逐虾、大人们站在流动的清凉中欢笑拍照;临湖的广阔水域里,碧波间涌动着科技渔歌,特种水产与种植攀登价值链“高地”;忙碌的桃胶深加工生产线上,特色产品延展出产业多元发展路径,勾勒出强村富民的美好前景……夏秋之交,漫步于无锡大小乡村,一幅幅产业兴、文旅旺、生活美的鲜活图景,汇聚为乡村振兴壮阔画卷上的“万般锦绣”。

  2024年5月,无锡在全市开展“百村提优、百村帮促”行动(以下简称“双百行动”),推动党政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与近百个重点提优村、近百个重点帮促村开展挂钩共建,共同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双百行动”期间,无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对发展特色产业、创新运营模式盘活存量资源取得成效的重点帮促村给予支持。

  如今,为期三年的“双百行动”行至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一组数据记录下提优帮扶“硬核”成效——截至目前,无锡市级挂钩共建部门单位累计下村578次,落实帮扶资金约618万元,协调项目资金约3336万元;98个重点提优村2024年度村均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其中59个村获评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3个重点帮促村2024年度村均经营性收入达196.7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47个村已提前完成提升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挺膺担当“生力军”

  不久前,首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无锡斩获6个“2024年度江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获奖数占全省超五分之一,彰显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无锡力量”。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无锡构建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建引领体系。“双百行动”启动以来,无锡把健全责任体系作为重要抓手,深化“单位联村、干部驻村”机制,推动政策、资源、力量下沉到乡村一线。深入落实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每个市领导挂钩“一镇一村”,共联系30个镇级联系点与30个重点指导村,同步构建市、市(县)区、镇(街道)、村四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书记项目”体系,形成上下协同、示范带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无锡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一方面从“琢璞”计划优秀年轻干部中择优遴选,向重点帮促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另一方面结合村“两委”换届,广揽贤才,选优配强带富致富能力强、干事创业动力足的村“两委”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此外,通过专题培训、跨村跟岗、擂台比武、导师帮带等活动,常态化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提质赋能。今年7月,全市重点帮促村党组织书记及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如期举办,3天的专家授课、经验交流与现场教学,让学员们直呼“收获满满,如及时雨般解渴”。

  “土专家”“田秀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无锡将乡土人才培育纳入“太湖人才”政策体系,健全乡土人才及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目前已培育市级优秀乡土人才102名、市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36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55家、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3家。一批批优秀村干部与各领域人才在“双百行动”中发光发热、勇谱新篇,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挂钩共建

  构筑资源汇聚“强磁场”

  在惠山区阳山镇,水蜜桃早已不只是初夏的“甜蜜符号”,更成为撬动多元“桃经济”的重要支点。

  作为阳山镇普照村“双百行动”结对单位,无锡市委组织部主动牵线搭桥,对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深化桃胶产品研发和营养评估,同时协调市场监管局指导生产许可证办理。研发推出“阳山桃胶复合纤维粉”“桃胶口服液”,让原本不起眼的桃胶身价倍增。“按市场价计算,一亩地能增收3000元到5000元!”普照村党总支书记杨一飞难掩喜悦,目前初代桃胶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打开产业增值新空间。

  需求常态接、问题跟踪管、资源紧密联。依托“六联六共”党建联建机制,无锡精准摸排并建立部门单位资源清单和重点帮促村需求清单,围绕文旅开发、产业培育、基建提升、人才引育等结对共建方向,推动供需高度匹配、结对精准高效。各挂钩共建单位立足村情实际,“一村一策”制定共建方案,通过帮建产业基地、帮办民生实事、帮推新兴业态、帮销农特产品等方式,因地制宜拓宽乡村发展空间——

  无锡市财政局、商务局结合周铁镇稻米特色,助力挂钩村拓展电商、生鲜超市等销售渠道;市数据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淡水渔业研究所资源,帮助徐舍镇盛家村建设水产种业高端基地和智慧数字渔场;市水利局为西渚镇溪西村争取上级资金约400万元新建村级仓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政村联建”“企村联建”等模式多点开花,凝聚起助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开拓多元业态

  点燃集体经济“新引擎”

  源自深山、穿万亩竹林而过的永红涧,经竹根与天然黄石层层过滤,水质清冽澄澈,既是宜兴市湖氵父 镇邵东村的生态“金字招牌”,也是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这个暑期,坐拥廿三湾登山风景道与岕滩小溪永红涧的邵东村人气爆棚,日均客流量达四五千人次,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双百行动’给我们村带来了大变化!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结对后,为我们争取到100万元市级农路专项补助,建成了1.8公里六米宽的柏油马路,游客进出更方便了。”邵东村党总支书记谢鸣满脸振奋,他指着永红涧介绍,溪边正加紧打造天幕露营区,配套面包房、咖啡吧等新业态,10月将全新亮相,后续还计划建设大型高端野奢民宿,让乡村旅游“火出圈”。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双百行动”立足各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等资源禀赋,鼓励村庄“量体裁衣”,策划有鲜明辨识度的发展主题,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宜兴市新街街道潼渚村联合其他重点帮促村建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各村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农资配送、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江阴市祝塘镇石堰村深挖当地传统婚俗文化资源,打造红娘服务、休闲约会、草坪婚礼等“喜事+”全产业链;惠山区阳山镇火炬村构建起集电商仓储、服务、文化、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形成集群发展优势……

  “双百行动”助推下,休闲农业、数字乡村、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等新产业新业态在广袤山野田间“拔节生长”,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攀升。

  聚焦民生根本

  铺实共同富裕“幸福路”

  乡村振兴成色如何,村民们钱包“鼓不鼓”、获得感“强不强”是衡量的“硬杠杠”。

  锡山区羊尖镇丽安村一度以苗木产业为主导,后因行业趋于饱和,出现不少低效林地。近年来,村党组织主动求变,逐步将2000亩低效林地改建为市级蔬菜基地,并由集体投资建设农家乐、茶室后交由村民经营。借助无锡市委办公室结对帮扶、向上争取,丽安村将获得的上级奖补资金用于村庄美化、道路修缮、草莓园建设等20多个民生项目。2024年,丽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24.43万元,2025年预计可达400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则另辟蹊径,深挖“水”资源潜力,在引进科技赋能精品养殖项目的同时,建成500亩芡实种植基地,带动3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每亩芡实助农年增收约5000元。不仅如此,该村率先打造整区域渔文旅全产业链,布局休闲、康养、餐饮、民宿等业态,日人流量最高达3000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近百万元,让寻常水面变成了富民兴村的“聚宝盆”。

  民生福祉,始终是“双百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面向月城镇戴庄村实施“特色农产品销售帮扶计划”,目前已帮助村民销售大米、水芹等特色农产品约70万元;无锡供电公司协调资金80多万元,优化周铁镇王茂村电力基础设施;市教育局依托高校资源深入开展乡村美育,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在推动充分就业、持续增收的同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双百行动”开展一年多来,无锡坚持“提优”与“补弱”双向发力、“输血”与“造血”同频共振。挂钩共建单位、驻村干部、专业人才扎根田间地头,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民生实事项目开花结果,形成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良好态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涌流。

  行至半山更登攀。无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结合开展“双百行动”,深入实施党建赋能乡村振兴20条举措,着力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书记项目”,充分发挥“六联六共”党建联建机制作用,推动更多资源、力量、服务向农村集聚,不断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张苏宁 锡组轩)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