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党建全域化
玄武门街道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组织联动体系,形成社区党委牵头抓总,网格(小区)、楼栋层层递进落实,党员骨干联动发挥作用的协同机制。以“党建+物管”模式,探索社区、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小区网格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
聚焦发挥党支部“前沿阵地”作用,街道社区积极发动网格党员融入小区治理,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化解难题。完善群众诉求即收即办机制,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支部带动党员办好天山路7号楼顶修缮等“微实事”200余件。
探索建立“党员联户”制度,以楼栋为单位,打造“一名优秀党员带十户、十名优秀党员带一楼栋”模式,鼓励热心居民等当好“幸福小区”引路人,形成党群一体、积极向上等浓厚氛围。强化结果运用,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情况纳入社区榜样评优,去年社区评选“最美志愿者”28人。
居民自治常态化
街道引导社区组建小区治理服务队,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动员居民代表、在职党员、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主动对接辖区单位、物业等,协调解决小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安全秩序、邻里纠纷等问题,截至目前成立小区治理服务队6个。
通过建立“三事分流”协商议事制度,解决“公事”“共事”“家事”。依托街道“大党委”、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协商解决应由政府协调的“公事”;依托“一社一品”,打造“城墙根议事”“台城圆桌会”“湖畔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解决由社区服务的“共事”;联动楼栋长、网格员,以及网格内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主体,协商解决网格自治的“家事”。
持续深化“了解民意勤走动,居民诉求先预判,防微杜渐主动查,群众关切立响应,共建共享多沟通”五步工作机制,发挥嘴勤、眼勤、脑勤、手勤、腿勤优势,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提前预判居民诉求。截至目前,收集社情民意65件,提前预判并成功处理事件53件,预判处理率达81.5%。
治理服务精准化
依托智慧赋能,推进“银发无忧,云上守护”智慧关爱项目。聚焦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安装智能监护设备。截至目前,已安装爱心门磁25个、“四个一”智能设备92个、智能用水传感器234个、紧急呼叫终端68个、毫米波雷达76个、智能手环316个、红外人体检测仪39个、智能水表9户,覆盖624户老人。
坚持共建共享,探索推动社区内驻区单位与网格党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定期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通过设立固定服务日,推行单位在职党员定期到结对小区开展共建服务活动。如凤凰文贸有限公司与大树根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送红色书籍、读书角等活动。
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组建“银发护湖”“天山路帮帮团”等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邻里微心愿”“邻里帮”等活动,帮助居民解决身边小困难和微需求。今年以来,开展健康义诊、磨刀磨剪、理发、政策宣传等各类便民服务3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