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餐、托育、就业帮扶……在连云港市海州区,31家“党建+”邻里中心以“一站式”服务深度融入百姓生活。近年来,海州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治提升”工程,将党群服务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让“15分钟生活圈”从规划蓝图变为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书写着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的动人篇章。
走进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邻里中心,浓郁的饭香扑鼻而来。在百穗餐厅内,65岁的王阿姨脸上笑意盈盈:“红烧肉配时蔬套餐价格实惠,分量足、味道好,比自己做饭还划算!”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海州区创新思路,在邻里中心嵌入平价助餐服务。以新南街道百穗餐厅为例,这里不仅推出“银龄特惠餐”,让老年人能以实惠价格享受营养丰富的饭菜,还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推出“白领轻食餐”和“学生能量餐”。
海州区邻里中心的服务内涵,远不止于“舌尖上的幸福”。全区邻里中心围绕居民在文体娱乐、医疗康养、教育托管等多方面的需求,精心打造差异化服务矩阵。路南街道葵花社区的“老幼共托”综合体,让老人享受晚年、孩子接受教育,破解上班族照护难题;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为20余名残疾人建就业基地,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重拾生活信心;新南街道东望社区“小蜜蜂加油站”配备便民设施,成为快递员暖心驿站。
激活“红色细胞”,方能凝聚治理合力。海州区积极开展机关部门联系社区领办项目、在职党员联系小区领办微实事、“第一书记”常态联系领衔服务的“三联三领”行动,5000余名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化身热情周到的“服务员”。他们走街串巷,倾听居民心声,推动230余个党建惠民项目落地生根。在郁洲街道,机关党员牵头改造老旧小区的健身广场,添置崭新的健身器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身体;在洪门街道,党员志愿者们组织成立“爱心维修队”,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电、水管,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
每月10日的“小区议事日”,成为居民畅所欲言的重要平台。在各个社区的议事室内,居民们围坐在一起,针对停车难、噪声扰民、垃圾分类等问题各抒己见。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认真记录,与居民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截至目前,3600余场议事会累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5000余件,依托“一站六员”服务机制,邻里中心将矛盾调解、政策咨询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和邻居有点小矛盾,在邻里中心就能解决,大事小事都有人管,住在这里特别安心!”新海街道幸福社区居民李大叔感慨地说。邻里中心就像一座桥梁,拉近了居民与社区、政府之间的距离,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实效。
从一餐热饭到全龄服务,从党员示范到全民参与,海州区的“党建+”邻里中心正以“小空间”承载“大民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州区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上新”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培育专业服务团队,让邻里中心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与百姓心中的“幸福港湾”,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15分钟生活圈”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赵威娜 刘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