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有了这个政策,我家这个老房子马上就能翻修了!”张军与父母住在南通市崇川区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钩子巷5号,每到下雨天,院内就会积水,影响正常出行。因房屋在保护范围内,不得私自修缮。在民房修缮协同机制出台的第一时间,崇川区和平桥街道濠阳社区党委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军。
崇川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市、区32个部门单位加入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共同行动”。围绕规划编制报审、房屋(院落)产证办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4大类14项具体任务成立“攻坚党支部”,68名专委会成员带头深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线,走街串巷拉家常、挨家挨户访民需,收集房屋漏水、管道铺设、照明改善等问题50余个。攻坚党支部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邀请市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专题协调,商讨解决办法,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民房修缮协同机制,明确4种情形10个步骤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已完成5户民房屋面维修,免费为1户居民提供修缮设计方案,推动民房修缮工作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居住需求的有机融合,让民生改善成果可感可及。
(王艳君 郑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