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手机一点就能上报小区相关问题,党员志愿者半小时内就能到场解决,真是方便太多了!”家住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汇街道花园社区的王阿姨指着手机上的智慧社区平台感慨道。近日大风恶劣天气,花园社区党委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收到荷南苑小区树木倒伏安全隐患,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网格员精准定位险情,区街相关部门联动物业公司迅速清理枯枝落木,党员志愿者现场引导车辆转移,多方协同仅用90分钟解决问题。
近年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持续推动资源下沉、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多维联动促“融治”,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完善“分片联系”和“定点联系”制度,常态开展“四下基层”,推进“党员干部进小区”“小区行动党支部”,让机关干部一线听民声、解民忧。强化社区“大党委”统筹功能,构建“党委统建、网格强建、多方联建”的融合机制,搭建“圆桌议事会”等协商平台,有效解决停车难、加装电梯等热点难点问题1174个。整合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多元主体,以“需求采集—项目孵化—效果评估”闭环机制实施“一年十(实)事”行动,将分散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惠及更广大人民的治理效能。
数字赋能促“智治”,打造智慧治理新范式。聚焦治理数字化转型,建立智慧社区平台,打通各类民生数据共享渠道,为便民惠民、党员教育、志愿者活动等各环节赋能,设计“社区、政务、商业、共建”等4大服务模块12项便民功能,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方式,“线上+线下”为党员群众“一站式”办好民生实事。开发紧急求助功能,为7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免费安装应急“爱心按钮”,党员志愿者“秒收”告警,确保救护实时性。激活新兴领域动能,推广信息上报功能,让“新新群体”成为基层治理“前哨员”,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精准施策促“精治”,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持续推进“一社一品”,做优做强“梅香文化”“桃花园”等特色文体品牌。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2024年以来开展电影展播、体育竞赛、非遗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2137场次,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化“1+4+N”服务内涵,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健康义诊、帮办代办等贴心服务1918场次,惠及8万余人次,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聚焦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举办“童视角”看世界等活动,深化“红领巾课堂”“益启学堂”等托管班质效,以“友好姿态”铺设儿童成长“坚实之路”。
(扬开组萱 陶峻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