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聚焦落实党建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强四促”行动,围绕“抓统筹、优队伍、强产业”精准施策,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村级经济发展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强村富民动力,全面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发展保障。健全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动6名区级领导12个涉农部门,下沉一线包镇联村,指导12个镇街、126个村(社区)因地制宜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压实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促富”“抓富”责任。研究出台《关于激励村干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意见》《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遵循。区党工委(区委)组织部牵头农水、自规、住建、消防等职能部门,组建赋能发展先锋队,召开专题碰头会6次、现场协调会4次,推动解决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5个。
二是锻造过硬队伍,建强战斗堡垒。创设村(社区)干部“头雁讲堂”,通过书记讲、现场看、交流学等方式,重点加大村(社区)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培训,区镇联动开展专题培训6场次,外出观摩学习4批次,累计培训850余人次,推动逐步提升领富带富能力。启动村(社区)干部队伍“雁阵焕新”行动,明确村(社区)干部调“下”相关执行口径,通过推动不称职对象“下”,统筹后备力量“进”,强化重点人员“管”等举措,调整不称职“两委”干部22人,针对懂经营会管理成员比例偏低的4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时从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领域统筹补强“两委”成员63名,系统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素质。注重培育高素质“新农人”,推进院校合作,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合作,以“乡村振兴学院”为载体,先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新农人”100多人次,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强化组织带动,激发乡村活力。扎实抓好乡村振兴指导员选派管理,区级层面针对乡村振兴重点村、省市特色田园乡村、信访矛盾突出村等8类重点村,选派25名乡村振兴指导员,镇街选派103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实现“驻村干部”全覆盖,指导制定集体经济增收项目378个,目前已启动实施182个。探索“党建+金融”发展新模式,与泰州农商行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合作,选派41名优秀骨干到部分村(社区)担任金融“助理”,联动实施“整村授信”“E路有我”等助力发展项目138个,已对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授信5412万元,为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充足金融支撑。
四是探索跨村联建,推动连片振兴。探索以镇街为单位,推动具有相同资源禀赋的村(社区),通过资金、资源入股等方式,组建乡村共富党建联盟5个,覆盖32个村(社区),逐步形成资源互补、抱团发展的良好生态。野徐镇统筹全镇10个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立4个实体化“兴社公司”,打通涉农、城市社区合作通道,与区属国企深度对接,以资金、资产入股,实现合作共赢。其中众益公司与华信公司合作经营大华农贸市场,社区股东出房产、资金,华信负责设计经营模式,实现年收益70万元。许庄街道根据片区划分,搭建两个片区化发展平台,其中许庄片区由5个社区入股成立了金马资产管理公司,创办许庄数字科技创业园,累计入驻项目26个,完成开票3亿元,目前负责运营管理的标准厂房面积已达38000平米,总收入达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