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始终把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村级干部人才培育7项举措,坚持选优配强、常态练兵、系统保障,着力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头雁方阵”,为乡村振兴夯实基层组织力量。
“区街共管”把准用人导向。突出重点选,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综合考虑村级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结构等因素,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村社区机制,区街部门联动摸底、积极动员,加大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选拔力度。严格标准调,针对部分村社区书记届中调整,按照事前先行沟通、区级联审联查等程序“过筛子”,重点了解个人综合素质、经营发展能力,上下联动把好质量关,近两年,新调整人员中平均年龄38.2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80.6%。明确方向用,落实“两本台账、三张清单”等为基层赋能减负要求,将村级发展、为民办实事、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量,推动“头雁”轻装上阵、回归主责主业,把精力投入到谋发展、抓振兴、促民富中来。
“练兵赛马”促进本领提升。做实集中培训,实施书记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轮训培训,区级层面每年举办一次村社区书记培训班,今年以“产业强区、富民强村”为主题,采取“菜单式”培训模式,从党性淬炼、实践锻炼、业务训练三个维度,助推头雁队伍开阔视野、理清思路、能力升级。做优日常培育,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月月谈”等活动,每月组织村社区书记开展上台“打擂”、交流发言,推动大家走村看、观摩学、赛着干,通过“讲评比”形成并推广“村村合作”“抱团发展”等一批典型发展模式。做深结对帮带,传承老支书精神,组织省“百名示范”“千名领先”村社区书记分享经验,用好“有事韶韶”等5个“书记工作室”,依托名书记帮带、新老书记结对等形式,组织开展现场教学、答疑解惑,示范带动全区村社区书记提升抓班子、带队伍、优治理能力。
“严管厚爱”营造干事氛围。强化监督举措,定期开展村级班子届中分析、中期评估,每年组织区级联审,动态了解研判班子运行情况及带头人履职情况,针对个别村(涉农社区)经济发展进度缓慢、村容村貌变化不大、班子运行不畅等问题,实施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街镇领导班子成员挂包、第一书记派驻、区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四个一”举措,指导制定方案、定期跟踪了解、限期整改提升。强化管理机制,出台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措施文件,“一人一档”完成对107个村社区书记的集中备案,实行村社区书记专业化管理,目前全区共有二级以上村社区书记32名。强化激励保障,规范“三岗十八级”制度,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出发,公平薪酬待遇,畅通晋升渠道,70%以上优秀村社区书记被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共产党员”等人选,30余名通过推荐考试进入街镇公务员队伍、选聘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管理,6名进入街镇领导班子,让真正苦干实干的“头雁”得到认可,让更多“头雁”看到希望、鼓足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