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三茅街道党工委推出“组网合一 三长共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融合式党建、务实型举措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精细化治理效能。
组网合一,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升级党建网格,建立“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村埭(楼栋)党小组”与“村(社区)总网格—片区二级网格—村埭(楼栋)微网格”的“组网合一、同向发力”新体系,变“各自为政”为“组织引领”。明确网格长8项工作职责,推行“办公空间趋零化”,搭建436个“三长工作室”、网格民情联络点等微型党群服务阵地,公示网格长姓名、联系方式、管辖范围等基础信息,推动网格长网格办公、驻点办公。开展星级网格评选,开设“网格微光”专栏,实行村(社区)干部“网格工作+条口工作”“双线”考核机制,按考核档次梯度分配薪酬奖金,倒逼村(社区)干部下沉网格、服务群众。
三长联动,激发基层治理最强引擎
开展“三长共治”专题书记论坛,聚焦“三长”队伍、运行机制等瓶颈性难题,收集汇总3类14项“三长”议题清单,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书记轮流汇报+现场提问点评”的形式共谋“三长”联动新思路。制定“三长”月度工作清单,推行“三长三联四问”工作机制,按照“每天线上问+每日入户问+每周组团问+每月议事问”的模式,定期排查网格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矛盾纠纷难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线下推行“民情日记七步工作法”,线上开设“社情民意码”,按照群众反馈诉求、村(社区)分类派单、专人精准跟单的流程,实现服务群众“全闭环”。
组团服务,汇聚基层治理全域力量
持续开展党员树形象、亮身份活动,以网格党组织“吹哨”、党员干部“报到”的方式,推动1200余名住区党员和36名党群青年助理“双挂钩、双一线”,组团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推行基层治理“小片区大联盟”,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担任“基层治理红色合伙人”,开展“益”心一“意”便民集市、“便民星期三”等组团共建服务70余次,将党建联盟的“精细程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依托党员联户制度,放大“党员红色积分”激励效应,组建以群众代表为主体的“大众评审团”,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担任“流动网格员”,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力军。
(扬中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