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江苏新沂的广袤田野间,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新沂市草桥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村书记论坛”正热烈进行,村书记们围坐一起,比成绩、晒项目、谈担当。这是新沂市创新推行村书记“实绩指数”评价体系以来,基层党组织焕发新生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3年,新沂市委组织部创新推出“实绩指数”评价体系,围绕“党建引领力、产业发展力、乡村治理力、民生服务力、生态维护力”五大维度,科学设置指标,以镇为单位,村书记每月在“村书记论坛”上晒成绩单,集中展示工作成效,由领导班子成员逐一打分,将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年末,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采用现场验收、集体会商等方式,将实绩突出的前60名村书记评选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在邵店镇邵西村,一座座西红柿大棚挺立在广袤的田野间。棚内生机勃勃,殷红的果实挂满枝头,洋溢着盎然的丰收喜悦与憧憬。对标“实绩指数”中的“产业发展力”要求,村党总支书记王超主动带领群众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过去的不足30万元,增长至120万元,群众人均收入达3万元。
“以前啊,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可不一样了。”王超笑着说,去年由于工作实绩突出,他被评为“乡村振兴领头雁”一等奖,获得了3万元的集体增收奖励,这更加坚定了王超的发展信心。
“‘实绩指数’是真正能衡量村书记担当精神和工作实效的标尺,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量出真抓实干的新风气,量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新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新沂市各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陵山镇花厅村党总支书记陆伟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围绕“生态维护力”这一维度,推动建立了绿色生态旅游项目,不仅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陆伟在“村书记论坛”上分享道:“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发展绿色旅游,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生活环境也更美了。”
唐店街道东岭村党总支书记臧硕则聚焦“民生服务力”,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修建了硬化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并且新建了文化广场和图书室,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绩指数”让臧硕深刻认识到,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通过“实绩指数”评价体系的实践,新沂市的村书记们找到了各自的工作着力点,他们不再是单一角色的扮演者,而是成为了多面手,既要做农村改革的探路人,也要做乡风文明的倡导者,还要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村书记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更为新沂市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