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为破解产业发展资金保障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难等问题,精心选派“金融村官”,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多亏‘金融村官’,我们养殖场才能起死回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银行的周到服务。”邳州市陈楼镇大顾村村民张玉强的养殖场在改造升级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村里派来的“金融村官”——邮储银行的潘高峰在了解情况后,立即为他办理了60余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像潘高峰这样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金融村官”还有很多,这是邳州市实施“党建引领、金融赋能”行动的一项关键举措。为了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产业发展资金保障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难”等瓶颈问题,邳州市委组织部精心选派145名“金融村官”,实现25个软弱涣散村、100个经济薄弱村派驻全覆盖,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沉一线 “服务窗口”搬到“家门口”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在推进强村富民进程中,邳州市委发现,一方面农村出现“贷款难”,另一方面银行机构“难贷款”。如何引导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将“资金活水”精准灌溉到广袤乡村,“金融村官”发挥出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邳州市委组织部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农商行等5家金融机构就选派“金融村官”达成合作协议,首批派出62名“金融村官”,在占城、议堂、港上、陈楼4个镇进行试点,以金融人才下乡带动资金、服务、金融产品下沉。
哪里需要金融支持,哪里就有“金融村官”的身影。在村民眼中,只要有金融需求,“金融村官”们就上门提供服务。他们走村入户,开辟涉农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以更加有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村官”宋远峰进驻议堂镇陈楼村后,立即开展走访工作,“几个月来,共走访100余户农户和8家企业,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精准施策,及时解决资金困难。”
位于陈楼村的邳州市旭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粮食收购、烘干,秸秆回收,土地规模化经营等业务。近期,企业销售秸秆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营,企业负责人第一时间找到宋远峰寻求帮助。“他很快来到厂里,为我们讲解贷款政策,送来了及时雨。”公司负责人毛东风感激地说。
产业为先 “沃土”变金融服务“热土”
产业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聚焦重点领域,瞄准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扶持,须持续化用力、精细化着力。邳州市大蒜种植面积30余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但每到丰收时节,蒜农们却犯了难:所有本钱都投入到了蒜地生产中,收获时却少了雇工资金。
面对这一难题,来自中国银行邳州支行的“金融村官”张鑫动起了脑筋:蒜农们所需资金量很大,来来往往带着现金不方便,能否围绕大蒜产业为蒜农办一张“大蒜卡”,可存钱也可刷信用卡?
在张鑫的推动下,中国银行邳州支行将金融服务聚焦地标产业,联合车辐山镇党委政府共同推出“邳州白蒜卡”,将服务重心下沉到蒜农中,发挥金融“开渠引灌”作用,扶持大蒜产业发展,促进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金融活水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精准滴灌。
同样,在大规模发展大蒜产业的宿羊山镇陆埠村,通过“金融村官”刘印牵线搭桥,邳州农商行徐楼支行以“农商行+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陆埠村授信1400余万元。得益于这笔资金支持,陆埠村大蒜种植面积扩大至2900余亩。陆埠村村会计周文龙介绍“:金融政策扶持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今年以来,锚定邳州市特色产业,“金融村干”们不断加大对板材、银杏、大蒜、肉禽养殖等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已累计发放贷款68.2亿元。
创新模式 新“农具”耕出“振兴田”
“展示农产品时要讲清细节,比如销售红薯时,要介绍它的口感如何,产自哪里……”在占城镇甘山村乡村振兴驿站,来自邳州农商行的驻村第一书记徐慧正在辅导村民如何借助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
徐慧是一名“金融村官”,自2023年11月驻村以来,她充分利用自身作为江苏省联社内训师的资源和直播带货经验,立足甘山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助力强村富民。谈及村庄发展,徐慧信心满满:“我们通过直播带货,打响了农产品品牌,红薯经过‘包装’卖到2.5元一斤,整体收益比去年多了3万元左右。接下来,准备把西瓜、苹果、花生等农产品也推销出去。”
徐慧在乡村振兴驿站建立了直播培训基地,目前已组建了一支有5名成员的直播团队。村民占超经过培训后,掌握了如何推销产品、打造特色IP等技能,成长为一名带货达人。在她看来,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直播正成为新“农活”。“我把直播带货当成了一份事业,成就感十足。除了推销农产品,还可以将知青故居、蘑菇峰等人文自然资源分享给大家,吸引游客来村观光。”
为了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邳州市试点打造一批以占城镇甘山村、港上镇石家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驿站,由驻村“金融村官”牵头,在驿站设立金融服务站,村民不用出远门便可享受社保卡办理、转账、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金融村官”还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电商经营、社会治理等,使驿站成为百姓家门口的便民银行、村民致富的乡土课堂。
港上镇石家村“金融村官”马超依托乡村振兴驿站,先后组织村民开展书画比赛、儿童绘画比赛及金融大讲堂等活动,为村民普及反洗钱、反诈骗等知识,帮助他们填补金融知识的空白。石家村村委会副主任石祥永开心地说:“过去老百姓有什么金融问题找到村里,我们想解决但不专业,自从有了‘金融村官’,事情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