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加大对里佳山、铜山、石山下、新桥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旧居旧址、历史文献的挖掘、修复和保护力度,结合境内历史遗迹真实再现红色记忆。近年来打造了苏南反顽战役红色文化地标铜山战斗纪念广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历史陈列馆、里佳山红色文化村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了数个主题鲜明、代表性强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以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为载体,把红色历史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把革命历史资源有效转化为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为党员教育提供生动教材。2023年红色里佳山被评为南京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2023年铜山战斗纪念广场、里佳山红色教育基地、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等红色阵地接待全国各地党组织参观党政机关团体近500家,参观人数18000多人次,开展宣讲380多次,成为党员群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
讲好红色故事。结合本地资源,推出“红色课堂”。依托里铜山战斗纪念广场、红色里佳山、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等,开展瞻仰革命旧址、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等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现场教学。在会师桥周边,打造了会师公园和手绘巨幅《新桥会师》油画,以墙绘等形式展示粟裕与陈毅率领新四军胜利会师的革命故事。组建“草根名嘴”宣讲团,由芝山、枫香岭、新桥、仙坛本地懂当地红色故事、能讲红色故事的老同志和参战老兵等组建红色故事宣讲团,讲好晶桥革命故事,激励党员群众奋勇争先。组建由手工剪纸艺术家、传统布鞋民间艺人等组成的“非遗专家团”,开设学编红军鞋、红色剪纸等非遗手工制作特色课堂。同时,依托抗大九分校旧址和铜山战斗遗址等红色遗存,打造“乡村振兴学堂”,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乡村振兴局在晶桥镇建立“溧水区乡村振兴学堂”,溧水区委党校在晶桥镇设立“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成为了重要的党员教育实境课堂。
发展红色旅游。结合晶桥丰富红色遗迹资源和本地产业特色,晶桥镇2023年以来陆续推出“寻红色初心”“忆峥嵘岁月”“拾年代记忆”等三条红色研学线路,将铜山战斗纪念广场、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粟裕纪念展、里佳山烈士纪念碑、邰村老街、农耕馆等串珠成链,形成晶桥特色红色研学线路。组织青年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拍摄红色研学体验“晶桥游记”推介视频,讲解晶桥红色文化和人文特色,通过“悠然晶桥”微信视频号进行对外宣传,吸引全国各地前来打卡、旅游。把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地方手工艺、红色文化体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打造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实现红色旅游与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地方民俗有机统一,旅游产品新引力进一步增强。以芝山村曹庄综合社为例,依托本村铜山战斗纪念广场、抗大九分校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实施集红色教育、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等一体发展,形成差异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红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年增加集体收入300多万元,村民通过入股分工、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580万元。芝山村被评为江苏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农旅融合型),实现了从昔日闭塞村蝶变成乡村振兴“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