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信仰圣地——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

2022年11月16日 10:45 来源:无锡市委组织部供稿

  引言 

  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在无锡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2008年底建成使用,现由梁溪区委组织部管理,是一个面向全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综合服务平台,承担着宣誓教育、宣传展示、教育培训和服务指导四大职能。2014年,基地加入全国148家红色基地大联盟,深化了活动内涵,扩展了教育空间;2018年,基地新建了党章学堂、红色书场以及西社等三处场所,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凸显。作为全市各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首选场所,基地近年来连续承担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教学保障任务,均获各级好评。 

  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些问题和矛盾正在滋生和蔓延,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重视还不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导致党务能力不足;近年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但两新党组织基础比较薄弱,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也缺少党建活动阵地。为更好地给党员提供教育性、开放性、服务性的党建服务平台和活动阵地,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应运而生。 

  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位于具有百年历史的无锡公花园内,地处无锡城市原点,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为广大无锡市民所熟知。基地周边红色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有“中国共产党无锡第一个支部诞生场景群雕”“社会主义青年团无锡第一个支部诞生会址”“无锡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秦起烈士铜像”和“新中国无锡第一面国旗升旗处”等诸多红色遗址和纪念地。基地成立至今已14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已逐渐成为全市入党宣誓的首选场所,开展组织活动的主要阵地,对外展示无锡党建的重要窗口。平均每年吸引近7万名党员群众来此参观学习,党员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商业密集区中的信仰圣地、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基地现为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示范点、全省首批党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以及复旦大学博士生工作站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逐渐成为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集约型、开放式、规模化的党建服务平台。 

  【做法】 

  (一)围绕定位深挖资源,使特色更突出坚守“信仰圣地、精神殿堂”的定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设立室外三个现场教学点,确立“信仰圣地、先烈丰碑、爱国情怀”主题,拓展教育内容;编写《12位杰出共产党人身上蕴含的伟大精神》微党课,提炼“坚守信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六种精神,深化教育内涵;整理出无锡杰出共产党人勤奋学习、守正创新、热爱祖国、求真务实的四个故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挖掘《无锡人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资料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铭记无锡人为宣扬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做的贡献,厚重教育史料。利用全国“红色基地大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党性观念”主题活动,进行生动的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根据需求分类服务,使针对性更强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学习菜单。根据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需求,建立党章学堂活动阵地。围绕学习党章,创设六种学习形式:一是围绕领袖论述学,二是回顾党章历史学,三是对比先进模范学,四是区分专题分类学,五是寓教于乐互助学,六是情感交流激励学,力争使党章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根本遵循。根据团员青年活动需求,联合团区委一起打造无锡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西社,团员青年以“剧本杀”的形式,演绎青年学习社沉浸式剧本课堂——《秘密会议》,重现无锡市第一个团支部成立的历史起航场景。以“思政电影院”“思政音乐厅”“思政故事会”“思政图书室”“思政戏曲苑”等多种形式来加强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根据社区老党员的需求,建立红色书场,从老党员们喜闻乐见的戏曲着手,精选《太湖儿女》《江姐》《红灯记》等多部经典曲目,用锡剧、沪剧、评弹等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在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根据廉政宣传教育的需求,联合区纪委一起开通了廉政文化专线(第一支部—小娄巷—东林书院—王选纪念馆),吸引了众多党员前来“打卡”,在参观学习中涵养了党性观念,强化了自律意识,筑牢了廉洁防线。 

  (三)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使服务更多样。紧紧围绕功能定位,创新科技服务载体。充分挖掘五个不同时期入党誓词的深刻内涵,用66名共产党员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制作宣传片《誓言颂》,展现了党员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的英雄壮举。以党章历次修订情况为主线,制作了微党史教学片《党章修订概览》,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模式,拓宽学习渠道,创建《无锡第一支部》公众号,发布工作动态、红色记忆、活动菜单等内容,为党员提供及时、准确、便利的服务。借助基地周边的环境,建立了广场音乐,在重大节日播放红色歌曲,营造节日氛围,激发党员群众的爱国情怀;配合党史学习教育设置了互动竞猜类项目,精心挑选600多道与党史党章有关的知识竞猜题,供党组织开展闯关赛,紧张的比赛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围绕服务狠抓提升,使内功更强大。苦练内功,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解说讲解水平。通过示范讲解一一展示、讲解竞赛逐个点评、外出见学有的放矢、志愿服务实践锻炼、借用外力良性竞争等多种途径来有效提升业务水平。通过教育引导、率先垂范、环境感染等方式方法,提升工作人员坚守服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把上级的精神和党员群众的需求有机结合。自觉做到在工作时间上满足需求,节假日、午休时间用来保障活动;在内容上顺应需要,既保证固定动作到位,也兼顾活动单位的自选动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围绕规范落实管理,使硬件更过硬。规范活动内容及流程。对应活动所需时间,安排相应活动内容,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流程、统一路线、统一时间、统一解说词。规范办公秩序。从办公的环境到室内外的卫生,从来人的接待到电话的接听,从文件资料的保管到会议记录的保存,从办公电脑的维护到音响设备的使用,从党徽的佩戴到着装等等,都做到要求明确规范到位。建立值班、会议、请销假、首问负责、服务反馈、安全巡查等制度,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有章可循。 

  【启示】 

   (一)党员教育基地只有突出党味才能坚守政治定力。基地作为全市党员教育的主阵地,把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积极开展一系列“讲政治”“讲党性”“讲担当”的教育活动。这启示我们,开展党员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它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了方向党员就有了灵魂和定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党味更正、更浓。 

  (二)党员教育基地只有强化服务才能保持竞争力。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用心服务广大党组织和党员的宗旨,不断提高党员教育活动内容和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向上学习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向下探究党员实际需求,结合红色资源,实行“党课+现场教学+专题片+重温入党誓词”的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更新服务方式,为党员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启示我们,服务党员要以问题为导向,经常走到党员中间,了解党员的实际诉求,发现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实实在在为党员教育提供新思路,贡献新力量。 

  (三)党员教育基地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基地创新服务载体,线上线下两手抓,突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线上创办公众号,结合党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无锡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库,通过公众号的窗口,向广大党员群众展示基地的工作风采和工作成效。线下开展各类现场教学,努力链接各类资源,精心制作视频教学课程。扎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这启示我们,开展党员教育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基地培训资源,发挥党员教育基地的作用,分类别创新服务形式,让党员多维度接受教育,深化对党的理论的学习理解。 

  (四)党员教育基地只有完善机制才能激发工作活力。基地建成十四年,实现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得益于机制不断完善。强化领导机制。区委成立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工作指导委员会,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市档案史志馆在业务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亲临一线指导工作。强化人员配置。留用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选聘党建指导员,引入会计类、档案管理类专业人才。强化经费保障。市区两级给予党费支撑,适当收取活动费用保障日常运营。强化考核机制。区委组织部通过日常监督指导和听取工作汇报,对基地进行考核;基地通过召开半年度小结,年度总结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激励机制,对基地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这启示我们,规范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明确责任和分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选配党务干部、党建指导员等担任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保障教育培训师资力量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