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紧抓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契机,创新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实境课堂——“芦荡学堂”,被评为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先后被共产党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宣传推广。
开发定制课程,代代相传红色基因。聚焦“讲什么”,建立芦荡学堂培训中心,结合当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融入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内容,开发4大类21门课程,因地制宜推出“追寻红色印记,铭记初心使命”等红色教育研学项目,构建“理论导入+沉浸教育+交流互动”现场教学模式,吸引逾万人到村学习。
激活革命元素,处处可见红色印记。聚焦“在哪讲”,突出革命旧址保护和红色文化展示,构建红色教育核心区,原址修复新四军养伤处、阿庆茶馆,全新打造红色家园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先锋站,在主要点位、交通道口和宅基周边营造“红韵芦荡”等红色氛围。依托“家门口”的先锋阵地,以专家讲座、红色故事会、革命文物说等方式开展“假日课堂”“夜间课堂”,有效解决党员学习阵地难保障、时间难集中等问题。
选育宣讲队伍,人人能讲红色故事。聚焦“谁来讲”,大力培养一批涵盖不同年龄段、熟悉村情村史、擅讲红色故事的宣讲员和乡土专家,累计开展宣传推广活动200余次。市镇两级连续四年为村党委班子输送优秀骨干和年轻干部,共同推动“芦荡学堂”课程开发、助力打造研学项目。在此基础上,提炼“芦荡火种”精神内涵,推出红色情景剧、红色绘本、红色村志等文创作品,制作的《火种》党员教育片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报道。
下一步,常熟市将立足用好芦荡红色资源,讲好芦荡红色文旅、科技强农、村民自治故事,聚力打造乡村主理人聚集地,推动特色渔业产业发展,不断拓宽“芦荡学堂”内涵外延,把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红色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