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远 教

昆山:党员冬训燃旺“一把火” 训出“实干劲”

2024年04月19日 09:06 来源:新华日报

  四月春和景明,走进昆山巴城镇东阳澄湖村费家浜自然村,只见院墙上绘满了丰富多彩的“航天”元素,水榭长廊中费俊龙书法苍劲有力,星野小筑科普馆内航天器模型熠熠生辉……一步一风景,满目皆航天,这里是航天英雄费俊龙的故乡,如今成为开展党员冬训的前沿阵地,在实景体验中感悟费俊龙“坚守初心,为国奉献”的精神,为党员们补足精神之钙,凝聚起奋进拼搏的“红色力量”。

  党员冬训是理论学习的“加油站”、能力提升的“训练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昆山撤县设市35周年。今年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昆山主动顺应环境之变,深化“理响鹿城”冬训品牌建设,以“1+3+1”项目为重点,开展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活动,使党的声音直抵人心,为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上好“主题课”

  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说的就是江南水乡、千年古镇锦溪。漫步其中,从北往南沿河畔行进下塘街2号,“锦溪故事馆”便隐于此。不久前,一场热气腾腾、别有新意的冬训主题宣讲在这里开展。“理汇锦溪”宣讲团成员、中学退休教师李惠元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文艺爱好者、青年党员代表围坐一起,一盏茶汤,三两小食,在欢声笑语中探寻江南文化与锦溪古砖瓦窑的前世今生。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我学到了很多,以后可以跟客人讲讲锦溪故事。”距离故事馆几步之遥的观桥阁饭店金老板对主题宣讲赞不绝口,他受到活动启发,考虑以后给进店消费的游客赠送古砖瓦博物馆的门票,让更多人知道锦溪历史、了解锦溪文化、爱上锦溪生活。

  今年冬训,锦溪镇依托锦溪故事馆打造“锦溪故事荟”理论宣讲“微阵地”,聚焦冬训主题,设置包含“江南文化”“红色印记”“乡贤名人”等内容的“理汇锦溪”冬训微课套餐,把理论讲彻底、思想讲鲜活、实践讲生动,为党员冬训注入新活力。

  在昆山,不仅有像故事馆这样坐下来“话家常”的阵地课堂,也有“走街串巷”的流动式课堂。千灯镇顾炎武公园内,一辆蓝色的“亭林小车”引人驻足。车上印有“爱读书、善读书”标语,车内摆满了各类书籍300余本。车旁展板上写着“‘众说亭林’冬训课堂理论宣讲”。“这是千灯在打造‘顾炎武+’行走的图书馆基础上推出的‘书香亭林小车’,将党的创新理论、文化惠民活动输送到田间地头,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体验感。”千灯镇相关负责人说。

  一堂堂主题不一、载体不一、形式不一的别样“课堂”,把党的思想、理论、政策讲深讲透,讲到了群众心坎上。昆山开发区擦亮“‘开’心学习”理论品牌,深入集宿区、社区、企业,助推创新理论在职工一线落地生根;昆山高新区推出“小剧场党课”,创排朗诵剧《英雄儿女》等节目;花桥经济开发区依托轨交双“11号线”,提档升级“有光书吧”,新增智能学习机,打造“有光”流动党课巴士……昆山各区镇坚持深挖本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党员冬训新模式,把理论宣讲“礼包”送到群众身边,融入工作生活,不断提高理论宣讲感染力,大力推动基层党员冬训“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用好“创新课”

  激发争先创优动能

  进入新时代,党员冬训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昆山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冬训载体,坚持数字赋能、融媒助训、联学联动,增强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打开“周市发布”,点击右下角“微活动”,就能进入“指尖课堂”。栏目共设有专题学习、主题书单、知识宝典、三微专题、与理同行、研学路线六大板块。其中,“有‘蔚’新征程 冬训云上研学”是周市镇于今年创新打造的,精选20个研学点位,设立4条特色冬训研学路线。党员们只需要手指轻点,就能在线上游览周市镇的红色风景线。

  “我们创新推出冬训融媒项目,将冬训课堂由单一的‘室内课堂’拓展到了‘空中课堂’,便于随身学、随时学、随处学。”周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借助融媒体手段,昆山广泛发动,创新打造“百步芳草·与理同行”冬训融媒产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出新。理论融媒栏目《鹿鸣万家》2.0版、“声”入人心思政课、《“新”中有理·“新燕”之声》系列视频、瑾晖线上微党课、“中共特别党员陶一球”冬训情景课堂H5……目前,昆山已推出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理论味道浓郁的全新理论栏目。

  联学联动,则是昆山今年探索党员冬训的另一重点做法。昆山以课题调研和理论实践为纽带,不仅强化对外交流链接,而且发动各区镇各部门广泛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主题联学活动,推进由“关门独家学习”向“开门共同学习”转变,努力催生“1+1>2”的化学反应,激发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动能。

  眼下,昆山各区域强强联手,协同发展,共同解锁更多联学新模式,让“联学之花”结出“冬训硕果”。市级层面,从嘉昆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到长三角红色文化联学共建活动、“亭桥鹤”三地联学共建互动、红三角冬训联学阵地共建;镇级层面,从甪直镇与张浦镇基层党员冬训联学活动,到昆山旅游度假区、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一键三联”基层党员冬训理论骨干培训,再到昆山高新区与巴城镇“‘新’中有理 ‘巴’方共学”联学活动;村级层面,从淀山湖镇“五村九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型村级合作平台,到昆山高新区携手安环局、社会事业局、赵厍村、南渔村、新生村等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共携手 互学共进促发展”主题联学活动,这张党员冬训的网络越织越广,也越织越密。

  做好“实践课”

  夯实服务为民情怀

  党员冬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要落在为民服务这一“原点”上。昆山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党员冬训转化为办好实事、服务群众的原动力和便民利企、促进发展的具体举措、生动成效。

  2月下旬,周市镇举办开年第一场党员冬训企业车间红色沙龙活动。来自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党建联盟内龙头企业烽禾升党支部、帝森华途党支部、陆新新材料党支部走进烽禾升车间,参观整线生产流程。活动上,企业围绕党建工作、链上业务发展及2024年企业发展等进行交流,重点讨论如何更好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推动产业互融共促、提质增效。

  对于企业来说,整合产业链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以及获得更广泛的资源和能力。聚焦这一需求,周市镇通过红色沙龙活动,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推动产业互融共促、提质增效。“我们成立了‘匠心筑链’党员工作室,创新引才方式,与同济大学签订产学研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烽禾升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切入锂电池生产线新赛道后,企业销售额连年高增长,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翻番。

  油菜花田间,一辆银白色公交车满载乘客,行驶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上。这是从巴城客运站出发,途经费家浜的公交车——每日行驶3趟,票价1元,70岁以上老人免费,20分钟就能从村里到镇上。当地村民纷纷表示,自从通车后,去镇上也方便了,不仅更加安全,还不用日晒雨淋,舒服多了。

  这路让村民实现“抬脚就进镇”的公交车,得益于东阳澄湖村党员、村干部在春节期间开展的一次走访慰问。当时了解到费家浜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后,村干部立即实地走访和勘测线路,并与公交公司、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多次协调沟通。“通车最大的问题是,村里道路狭窄,两车相遇错车难,为此我们专门修建了多个汇车点。”东阳澄湖村党总支书记张传军表示。最终,历经一个月的时间,费家浜正式开通公交车,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党员冬训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昆山突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重点课题,鼓励党员干部、老干部、在外能人等群体积极建言献策。同时,结合开展“百问百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心”,竭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架好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使党员冬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一个个冬训项目的落地见效,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串珠成链更精彩”的冬训格局。昆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昆山将抓实抓好党员冬训,弘扬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内涵,营造浓厚的冬训氛围,让冬训“盆景”早日变成“风景”、化为“全景”,为昆山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 衡)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