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坚持把党员冬训作为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抓手,丰富形式、拓宽载体,着力以更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更有温度的为民服务,推动党员冬训工作走深走实,努力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添动能。
理论课堂,让理论宣讲有“知”有“味”
和凤镇对理论宣讲进行统筹安排,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等宣讲阵地,组织党员集中授课。和凤镇党委书记任地保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主题,为党员们上好冬训“第一课”。邀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永胜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宣讲,“溧言力行”理论宣讲骨干以《粟裕赔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为题进行微党课宣讲,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又入人心。
辖区各村社分别组织集中宣讲,村社书记带头讲党课,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村社具体工作相融合,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家常话”解读“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冬训期间,和凤镇利用红色里佳山、秦淮梅园廉洁文化博览馆、红色李巷等冬训实境课堂,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学思践悟强思想 凝心铸魂再出发”等形式多样的现场学习,将理论课堂搬到室外,在实境中传递理论新声。
文化课堂,让理论宣讲有“声”有“色”
和凤镇创新打造“龙舞凤飞”文化矩阵品牌,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擦亮本地文化名片,把传统文化与党员冬训相结合,让“家门口”的优秀文化资源变身为党员冬训的“活教材”。春节期间,在和凤镇骆山村举办的“骆山大龙”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党员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大龙文化。“骆山大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第一大龙,近年来,和凤镇将“骆山大龙”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向广大人民群众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今年元宵节当天,一场文艺晚会在和凤镇热闹开场——“五个一百”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正在进行,《石臼渔歌》《红色理想》《新四军歌曲联唱》等歌曲,把观众的记忆拉回到了抗战年代,根据和凤镇“全国优秀农民工”路晓华事迹改编的话剧《十三条扁担》,让现场村民感动流泪。和凤镇将优质“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把理论宣讲搬上文艺舞台,让党的创新理论更贴近群众,更受群众欢迎,真正做到让文化服务“沉下去”,让群众幸福“提上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课堂,让理论宣讲有“行”有“效”
和凤镇将党员冬训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深化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防范电信诈骗、困难人群帮扶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依托“我们的节日”“文明溧水 温暖新春”等主题系列活动,为辖区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和真心实意的关怀温暖,同时发动党员、医护志愿者深入居民群众中间开展理论“微宣讲”,把“送理论”与“送健康”“送关爱”“送知识”等结合起来,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送到党员、群众的身边。(邢益冰 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