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钟楼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全面提质“五大行动”,把构建“红色引擎+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模式作为重点之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建项目开工率50%,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7.5%。
“我们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6个月。”作为市重大产业项目,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新能源智能装备生产和先进技术服务平台已竣工,达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装备解决方案1000余套,新增销售额10亿元。
站在新大楼内,董事长赵丹告诉记者,让他记忆深刻并备感欣慰的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钟楼区发改局联合钟楼区住建局、资规分局党支部和五星街道党工委,围绕签约、建设、竣工到投产全周期,高质高效提供指导、解决问题,为项目提速建设赢得先机。
钟楼区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数量不少,如何以党建引领,服务好链上企业发展,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质效提升?钟楼区深入探索全周期服务、聚链式服务。
总投资10亿元的恩都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是全周期服务的另一个受益者。“我们完善重大项目‘招推服’一体化机制,项目签约阶段强化落地可行性分析,并与投资方达成签约120天开工的一致目标。”钟楼区发改局局长徐志伟介绍,政府、投资方、第三方党员骨干拧成一股绳,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穿透式”调度,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目前,恩都法项目10万平方米建筑已进入外墙装饰阶段,预计今年三季度竣工验收,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下沉、穿透的全周期服务机制不仅在单个项目上成效显著,更在产业链整合中焕发出新活力。
钟楼区新能源产业的家底是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在西电常变、东芝变压器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大量上下游厂商落地聚集。为此,钟楼区成立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党委,通过党建纽带将50多家企业聚链成群。
“产业链党委深入链上企业问需、问难、问计,帮助解决项目落地、人才安家、员工招聘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还指导我们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我们与其他链上企业交流协作。”常州思源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芳表示,在产业链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思源东芝的专家团队与腾奇科技的技术骨干共同研讨IEC国际标准认证,不仅腾奇科技的散热器产品一次出厂合格率提升至99%,思源也因此找到一位一起“出海”的伙伴。
截至目前,钟楼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钟楼将进一步放大产业链党建穿针引线的独特优势,推动链上企业战略对接、产能协同,引领产业攀高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