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东县推进“实习书记”培养计划,通过实施“选苗入库”“育苗成才”“壮苗管理”“鉴苗使用”四大工程,建立健全“选优、育强、管好、用活”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选苗入库”充盈源头活水。聚焦后备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导向,明确选人标准,建立资格联审机制,联合纪检、公安、法院等11个部门对初步报名人选逐个过筛。推行“三个一批”,通过从村“两委”现职干部中选拔一批,从镇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副职中推荐一批,从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复退军人、优秀社会工作者、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党员中物色一批,拓宽选拔源头。建立“两荐两检两察”选拔程序,按村、社区数的40%确定“实习书记”最终人选,把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好苗子”选出来,为下一轮“两委”换届储优后备人才。
“育苗成才”锤炼过硬本领。将“实习书记”培训纳入县、镇两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定期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轮训。探索“案例式”体验培训、“点单式”专题培训、“讲坛式”示范培训等形式,精准推动素能提升。紧密结合成长需求一线墩苗,组织3批次跟岗锻炼,领办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共空间治理等重点项目92个。推行“政治+实践”双导师帮带培养机制,明确1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结对导师、1名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充分发挥“1+1﹥2”的效应。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导师讲评、“以案说法”等活动,全方位、多层面赋能“实习书记”茁壮成长。
“壮苗管理”优化过程管控。围绕“党建引领、发展富民、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内容,制定“实习书记”任职目标,逐项细化确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多渠道公示“实习书记”任职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一人一档”档案信息库,全过程跟踪记录“实习书记”学习培训、考核评议、任职锻炼和奖惩情况。建立“月报告、季交流、年评估”制度,实时掌握“实习书记”工作进度,推动精准管理。建立“三个一”谈心谈话制度,了解掌握“实习书记”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教育引导。推行“两必访三必谈”,帮助解决“实习书记”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和难题43个。
“鉴苗使用”激发干事热情。坚持“组织考评和党员群众评议”“平时考察与定期考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三个结合,考准“实习书记”工作实绩。优先推荐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实习书记”按程序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强化过程评估,将第一轮任职中期综合研判结果为“一般”的9名“实习书记”退出管理、“好”和“较好”的55人继续培养。建立动态换血机制,及时开展新一轮“实习书记”选拔,确定新一轮“实习书记”45人。截至目前,68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使用,20人提拔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