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 工 > 市县

连云港: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

2024年12月30日 11:0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年来,连云港市聚焦各类人才群体安居需求,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共建、市场运作,市县联动构建“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人才社区”四位一体安居体系,让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

  人才驿站——打造来连暖心“第一站”

  “我参加今年连云港高校求贤季活动,被这里的产业和人才政策吸引,直接就到企业面试了,这趟来花钱也不多,不仅有路费代金券,还有人才驿站住,真是一级棒!”来自哈尔滨高校的一位毕业生点赞道。

  为解决来连求职高校毕业生临时住房难题,连云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青连驿站”建设工作,通过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就业创业服务、城市生活指南等,为来连应聘者减轻压力、增添动力。目前,该市已建成13家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人才驿站,涵盖全市各县区及功能板块,配套“酒店式住房”500余间,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服务。

  “为方便异地求职青年一键办理入住手续,我们还开发了‘青连驿站’线上服务平台小程序,发布全市各站点房源信息,设置预约、审核等功能。同时,驿站还提供政策指南、招聘信息、景区门票等,让求职者充分感受家的温暖。”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才公寓——“拎包即住”让过渡期后顾无忧

  “我去年搬到人才公寓的时候直接拎包入住,小区不仅环境好,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潘玥开心地说。

  为解决初入职场人才的住房困扰,连云港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鼓励国有平台、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主体参与人才公寓建设,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租赁一批”等方式,因地制宜筹集近2万套人才公寓,配置床铺、衣橱、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设施设备,实现“拎包即住”,较好满足了人才来连创新创业的短期租赁和过渡周转用房需求。

  为进一步扩大申请入住群体的覆盖面,连云港市对现有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明确人才公寓申请对象为在连就业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以及经各级人才办认定的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技能人才等,让人才归属感更强、满意度更高。

  人才住房——新家安处是吾乡

  “刚到企业就拿到10万元购房资助,兑现很及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压力,为大港城的周到用心点赞。”入职没多久的正大天晴药剂研究员刘东旭说。

  为让人才享有宜业宜居的环境,连云港市陆续推出多项购房补贴政策。“去年,我们扩大购房券和生活补贴发放范围,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中级职称(技师)即可享受购房券、生活补贴、公积金提额、商业贷款优惠等相关配套政策。现在,在连工作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购房券最高至10万、15万和20万元,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调至140万元。”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连云港已累计向各类人才发放购房券近1.3亿元、生活补贴2.47亿元。

  为进一步让人才留得安心,今年,连云港创新人才住房供给模式,推出人才房“优惠购”活动,联合23家房企,面向人才开展购房打折和现金优惠活动,下调购房首付款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让利后一套住房最高可优惠40万元。目前,在房产超市平台进行购房登记的人才已达72人。

  人才社区——尽享“智”慧温暖每一天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提升人才安居体验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我们开发了‘山海智家’人才安居系统,集成房源管理、在线申报、租房缴费、数据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房源一网通查、业务一网通办、服务一网通管。”在今年“11·8”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开幕式上,连云港市举行了人才安居系统上线仪式。

  一直以来,连云港紧扣人才居住空间需求,统筹优化“青连驿站”、人才公寓、人才住房等设点布局,矢志打造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形成功能叠加的产居融合高地。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专业性、敏锐性、灵活性优势,采取与物业公司、商务酒店、国企平台合作共建等模式,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安居服务。同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等载体阵地,定期举办端午包粽子、七夕鹊桥会、冬至包饺子、春节掼蛋赛等特色活动,让人才在相互交流中增进友谊,进而找到家的感觉、家的归属。

  此外,该市还聚焦产业布局,一体建设创业孵化与科研办公载体,预留产业化空间,积极导入政务、金融、技术等分支机构,推动更多生产生活、创新创业要素加速汇入社区,职住平衡的“15分钟生活圈”初步形成。

  (孟庆硕 臧伟)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