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村位于靖江市季市镇西南部,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花家村坚持以组织联建为引领、以产业联姻为支撑,统筹推进人才联培、文化联动、生态联育,实现了村企要素互换、供求互补、联合发展,有效激活村级发展动能,浇灌出“幸福同心之花”。
找准“联结点”,光彩事业方向更明确
“万企联万村,同心促发展”,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进乡村”,推动乡村优质资源“融入企业”,是推动光彩事业,激活村企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从把握“三个数”入手,找准村企共建的“联结点”,助力光彩事业。一是摸清底数。清晰自身发展定位。花家村区域面积不大,资源禀赋不足,但地理位置优越,新江平线、友谊路老姜八路绕村而行,交通便捷,适合发展农产品中转配送、生态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摸清自身资产资源。对村集体资产情况、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全面梳理,健全基本情况清单、资产清单等,为结对共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二是研究合数。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路径、合作需求,围绕村企“有什么”、发展“缺什么”、联建“干什么”,共同研究合数,谋求最大“公约数”。目前,花家村与共建企业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在文化活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8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举办了花家村专场招聘会、人才技能培训等,招聘、培训人员5人。三是谋划路数。找到村企共建的契合点,更重要的是要谋划落实,搭建联建载体,将一个个初步意向变成助推农村发展的项目。2019年,在村企共同努力下,花家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5.49万元,稳定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光彩事业成效明显。
夯实“基本点”,光彩事业基础更牢固
为了让光彩事业结对共建走得更远,党建互联是基础。为促进村企联动,释放党建活力,花家村积极探索,逐渐形成“四位一体”的党建互联新模式。组织联建。组建花家艾兰得同兴行动党支部,由花家村、艾兰得公司党员共同担任支部委员,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例会、每季一走访“三个一”机制,明确党建责任清单。目前党支部已经开展例会、走访等活动50多次。人员互派。分两批完成4名党员干部挂职交流学习。村选派后备干部和党建骨干赴企业挂职,指导企业开展党建活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市场经营思维。企业选派党员骨干驻村,指导推进村企联建项目,特别是生产经营性项目,同时走进农村分析农民需求,便于企业拓展农村市场。活动联办。借助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等活动阵地,联合开展家规家训、道德讲堂、主题党日、党员义工等活动30余次,建立起村企文化交流共建的纽带,不断拓宽村企共建的路子。共商共议。通过走访、参观、座谈等方式,共同交流协商解决贫困助学、通组道路拓宽、道路亮化、垃圾分类等各类问题12件,召开村企光彩事业协商议事会6次。
激活“增长点”,光彩事业动能更强劲
产业兴才能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就要推进产业振兴。发展特色产业。花家村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基础。去年由季市镇党委创新策划实施的“中央厨房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目前已经正常运作,进一步丰富了花家村和艾兰得村企共建、利益互联的载体。作为市场前沿窗口,艾兰得公司不仅可以帮助销售村内农副产品,实现资金下乡,同时发挥企业人才优势,观察分析市场需求,指导生产种植一些贴合市场的优质产品,以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包装打造本土品牌,从优质化向特色化转变。衍生配套产业。目前,中央厨房项目刚刚起步,局限在为餐饮单位提供农产品供应服务。下一步,在村企联建推动下,项目将逐步扩大品牌效应,打造花乡定制福利超市,适应企业高层人士私人定制化的要求,实现委托种植、管理、订单化生产销售,推动村企“比翼齐飞”。打造人才基地。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经营、种养殖等方面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推进“产才融合”。通过进一步发挥村企共建的优势,打通人才与产业、项目、资金对接中的“堵点”,打造“人才+基地+项目”创业共富模式。鼓励企业人才、乡村能人脱颖而出,领办创办产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以创业示范带动就业,借助企村“人才链”延伸拓展“产业链”。
“手牵手”前行,“心连心”振兴,光彩事业村企结对不是企业向乡村单向输血,不是挂钩扶贫济困,而是通过搭建形式有效的活动载体,积极帮助企村“自由恋爱”。花家村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取姿态,总结经验、归零前进,努力在村企联建的道路上当好先行者、探路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