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
学史明理,弘扬党的传统
开启新的征程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朱士中
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为什么把“学史明理”放在最前面,是因为它是后面三者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史明理,才能把握历史规律,明确历史发展走势和大方向。今天,我的讲课主要围绕“学史明理”展开,学史明理到底“明”什么。
“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理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十几个党小组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稳定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她带领一个民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样的政党在中国历史和世界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应该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1.完全不谋私利,紧握人民至上这把“密钥”。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看得重如泰山,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讲:“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过去,共产党员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现在,数百万扶贫干部挥洒青春,1800多名同志在扶贫攻坚中献出生命……这无不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2.科学解决了重大时代课题,善于用好实事求是这件“法宝”。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具有时代意蕴的重大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照搬外国模式,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法宝。
3.善于自我修正,勇于用自我革命这把“锐器”。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还需要从这个党的内在机制和鲜明特性中去找答案。百年党史,我们党至少有六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第一次是1927年八七会议。使全党重新鼓起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自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艰巨使命的伟大征程。
第二次是1935年遵义会议。在长征濒临绝境时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三次是延安整风运动。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于全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具有深远意义。
第四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践行“两个务必”思想的整风整党运动。处理了号称共和国反腐第一案的刘青山、张子善事件,开启了从严治党、清廉治国的良好风气。
第五次是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全面拨乱反正。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
第六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
我们党逐步成长、壮大,不难发现,这个党具有一种内在活力和生机,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具有极强的纠错机能和修复机制。
“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理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上自己的旗帜,并以此为指引,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历史使命。
一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理论使真理的阳光照亮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对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和自我定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所决定,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40多年来,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近1亿人,全国实现集体脱贫,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事实胜于雄辩,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社会主义中国最厚重的底色,创造中国奇迹的思想武器。
三是由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所决定,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人这样的奉行者。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要有中国共产党,只要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巩固和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有了自己最可靠的“用武之人”,就能最充分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行”。
“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理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有两个:一是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其实我们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问路史”:找到一条能够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道路。这条道路为什么好,三个原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从中国历史深处走来的道路。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82件。近代中国战争赔款(利息)总值约为18亿9千8百18万两,丧失领土380万平方公里。中国近代以来这种衰弱、无力已经达到极致。
从那时起,中国各个阶层踏上了寻找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受自身局限性的限制,不可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紧接着,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启了历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具有的封建性、买办性和腐朽性,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随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宣告流产。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
然后就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就是革命党人在这次革命中一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具体行动,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领导核心涣散,不能形成一个战斗堡垒。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救不了中国。
至此,我们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努力全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别无出路、别无选择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2.中国道路又是一条从人类现代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道路。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在迈进现代化路途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5年9月,一张照片震撼了世界:三岁的叙利亚男孩艾兰在和家人偷渡迁往希腊的途中遇难,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他小小的身体。在一些西亚北非国家,人们的生活本来安静和煦,如今却成了世界的火药桶和最严重的难民输出国。他们在人类文明繁荣昌盛的21世纪坠入了痛苦的深渊。中国道路告诉世界,人类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化这一条道路。
中国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案和参考,打破了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上对西方的“路径依赖”。因此,中国道路既不是“再版”也不是“翻版”,而是一个“原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3.中国道路还是一条代表美好未来、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弗朗西斯·福山在1992年写了一本书《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人》,在书中他高呼:共产主义失败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经证明,源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终结论”存在严重误判。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社会发展道路是不是只有福山总结的一条路——所谓“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就连福山本人在《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一文中,对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淋漓尽致地抨击。可以说,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整体面貌,不可逆转地改变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面貌。
今天,我们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今天,我们学史明理,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弘扬党的传统,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