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开设“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百年党史专栏,在线宣传展示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宣讲党史课程内容,打造可听、可看、可学、可用的党史传播平台,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天,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为大家带来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
汲取百年党史的磅礴伟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百年党史壮阔宏伟、气象万千。学好党史,要科学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学懂弄通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重大问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六个进一步”重点要求,做好学党史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文章”,与为师生群众办实事的“结合文章”,与推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结合文章”,真正在学习教育中破解学校改革发展难题,推动学习教育与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学党史悟思想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真理的伟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我们党才最终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历史伟业,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纵观南京艺术学院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代又一代的南艺人,血脉里流淌着追求真理、不息变动、勇于奉献的“红色基因”,南艺的发展也始终追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从中国美术界第一位党员韩乐然到“将军大使”黄镇,从中国摄影之父吴印咸到解放军画报的沙飞,从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到电影《风云儿女》导演许幸之,从《飞夺泸定桥》作者李宗津到《红军不怕远征难》《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南艺的先辈们,在党的领导下,以胸怀天下、救亡图存的时代情怀,勇担使命、助国图强,既成就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也书写了学校百年历史画卷上那一抹鲜亮的红色。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历史深刻启示我们:理论上的清醒是思想政治坚定的前提,要带领广大师生在新的征程上大展身手、大有作为,一刻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一刻不能放松党的政治建设,一刻不能弱化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坚强领导。学党史、悟思想,就是要通过学习学到党史的真谛、悟出思想的光辉,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最根本的行动指南、是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强大精神砥柱。学党史、悟思想,就是要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怎样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学党史、悟思想,就是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更加自觉地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学党史办实事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人民的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把“人民”放在突出的位置。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期间,他告诫全党“必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自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期间,要求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党的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朴实也是最深刻的启示。学党史、办实事,就是要教育引导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对高等艺术教育初心和使命的认识,着力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艺术创作“围绕谁,依靠谁,服务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学党史、办实事,就是要把党满不满意、人民满不满意、师生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办学成果的根本标准,努力提升学校发展的内涵质量。学党史、办实事,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承继和弘扬百年南艺的光荣传统,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学党史开新局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回首百年党史,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经历过残酷的环境、遭遇过失败的挫折、背负过沉重的压力,面临过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和考验。但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次又一次闯关夺隘、爬坡过坎。
回首百年校史,走过百年历程的南艺同样经历过筚路蓝缕的艰辛和艰苦卓绝的探索。1912年,17岁的刘海粟抱定“救济烦苦、惊觉睡梦”的宏图伟愿,面对“图画也有学堂”的质疑和不屑,毅然冲破历史的罗网和思想的禁锢,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在黄浦江畔点燃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星星之火。在此后的岁月里,学校虽经世风之扰,战火之袭,时局之困,发展之变,但在一代又一代南艺人的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下,星火未灭而渐熊,最终成就了南艺今日的辉煌。
历史昭示我们: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进的道路也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来路昭昭,我们通过奋斗走过了千山万水;前路迢迢,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一往无前、开创新局。当前,学校正处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和贯彻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我们既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还有不少“硬仗”要打、不少“陡坡”要爬。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看我们的各级党组织能否能团结凝聚起广大党员群众,发挥好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越是要看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否冲锋在前、争当表率,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应当看到,面对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压力,我们一些干部还缺乏足够的紧迫感、危机感,主动迎接竞争、参与竞争、应对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作风还不够硬朗,“干”的奔头、“比”的劲头、“超”的势头还不足。学党史、开新局,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闯劲攻坚克难,打破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敢想前人“未曾想”,敢做别人“不曾做。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不能画地为牢、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登高望远、抬头看天,打开视野、打开格局,我们要结合已经启动的“十四五”规划的编制,盯紧锁牢高质量发展,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新校区建设、人才储备不足、管理能力提升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义无反顾推动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发力、工作再推进。学党史、开新局,就是要以“用心用情”的钻劲强化研究,认真钻研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钻研高等艺术教育前沿发展的新走向新趋势,钻研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当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昨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综合性优势与特色化发展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重大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寻找答案,这样才能将学校高质量发展融入到新发展格局中。我们不但要做应对日常工作的“管家”,更要做熟悉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创新的“专家”。学党史、开新局,就是要以“钉钉子”的韧劲狠抓落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追求,以钉钉子的恒心和毅力一抓到底、一以贯之,切实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融入新发展格局,只有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打开新局面、推动新发展。全校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善于用“不息变动”的创新思维应对“变动不息”的形势发展,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攻坚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动发展质量再提升、发展优势再巩固、重点领域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