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课开讲啦 > 党课 > 讲稿

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南京邮电大学刘陈:战火生根,热血铸魂

2021年07月27日 10:42 来源:江苏先锋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开设“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百年党史专栏,在线宣传展示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宣讲党史课程内容,打造可听、可看、可学、可用的党史传播平台,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天,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教授为大家带来高校书记校长第一课。

  战火生根,热血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从领导中国革命到领导国家建设,从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到团结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纯洁性的集中体现。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红色基因的大学。1942年,南邮的前身——山东战邮干训班,诞生在抗日战争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成为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在早期的办学过程中,虽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学校数易其名、数易其址,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今天,南京邮电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红色校史的育人功能,推动实施红色校史“十个一”建设工程,通过编校史、创校歌、开课程、建展馆等措施,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延续。

  坚持和传承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回望80年前,那时的南邮人身处山河破碎、铁蹄践踏的旧中国,赶走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就是他们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们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担起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南邮先辈们对党无限忠诚,喊出了“人在文件在,人与文件共存亡”的口号,铸就了不朽的“战邮精神”。这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保守秘密,人在文件在,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排除千难万难,勇往直前完成传递任务的坚强精神;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

  据统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山东战邮有468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200余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他们中不少人曾在战邮干训班学习,在南邮校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比如曾任鲁中区战邮局交通科长的岳赞臣同志,面对敌人的围剿,护送文件冲出重围,身负重伤,当同志们找到他时,他只说了一句“把文件和枪交给上级”便英勇牺牲了。直到今天,战邮英雄们对党忠诚、不惧牺牲的品格依然是南邮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持和传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今天我们看南邮早期办学条件,既没有明亮的教室,也没有像样的教学设备。学员们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经常随时局的变化在沂蒙山区一带四处转移。也没有教材,学员只能采取上课记录、课后讨论等方式理解消化讲授的内容。同时,还要随时防备敌人的进攻。有些学员回忆当时条件之艰苦:“树荫、滩坡是课堂,糁子煎饼是主粮”“苦菜、豆叶当烟吸,洗漱要找小河塘”。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办学过程中始终都没有放弃理论学习。干训班每一期都开设政治课程,先后讲授《新民主主义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论共产党员修养》等。后来的华东邮电学校时期,还讲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再到后来的华东邮政学校时期,分专题讲授《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人民民主专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共同纲领》等。每学习一课,学员还要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交流讨论,在南邮早期办学历史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重视理论学习、重视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坚持和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他曾多次提到“半条被子的故事”,用来教育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实际上,在南邮早期办学历史上,也有一个相似的“半条毛毯的故事”。

  1947年春天,山东省政府拨给战邮总局一批黄色军用毛毯。按照配发规定,连级以上干部每人一条。交通员执行战士待遇,按规定就领不到毛毯。时任战邮总局邮务科长、素有“邮政专家”之称的李旦复同志,建议改变分配办法,总局领导接受了他的建议,改为连、排级干部每人给半条,交通员每人裁开使用给三分之一。这件事情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密切了干群关系。解放南京时,李旦复同志曾负责接管南京市邮政局并担任军代表,后成为安徽省邮电管理局第一任局长。

  再比如战邮干训班的创建者、时任山东战邮总局局长的赵志刚同志,为邮电事业奋斗4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国家邮电部副部长,是人民邮电事业的创建者之一。他亲自担任战邮干训班的班主任,为学员讲形势、讲任务。每天早晨,他和干训班学员一起跑操,参加早课学习,带头遵守军容风纪,以普通士兵的面貌出现。面对敌人封锁的困难,他带领学员开展大生产运动,同大家一起刨地施肥,把种植的瓜果蔬菜送给当地群众。遇到敌人“围剿”,带领学员转移时,他常常把自己的马给病号骑,把自己的干粮炒米分给战士们。

  正是有了像赵志刚、李旦复这样的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率,南邮从创办之初开始,就浸染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

  坚持和传承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开展自我批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开展批评,帮助同志发现缺点、改正错误,团结同志一道前进。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回望南邮早期的办学历程,战邮干训班的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党的组织生活丝毫没有放松。从1944年7月第五期战邮干训班开始,学员中的党员数量开始逐渐增加,他们中有的是县局长,还有武交队长、指导员、收发员、司务长及战邮总局、分局机关的干部等,总数有四十多人。为了加强对党员的管理,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干训班决定设立党支部书记,把学员编为六个班,每个班为一个党小组,支部指定1人为党小组长,按支部要求进行党的活动。

  在第五期干训班开学典礼上,赵志刚同志明确这次干训班的任务是贯彻党中央的整风决定,要求每个学员都要认真学习文件,吃透精神,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反省自己的历史,通过整风达到提高觉悟,转变思想,转变作风的目的。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的陈沂同志专门为学员做了报告,他特别提出不少同志虽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还没有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要求学员学好文件,交流学习心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提意见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事求是,与人为善,要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

  在这些党的干部教导和组织下,干训班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规范的组织生活。学员们对重点文件严格按照粗读、精读、小组讨论等顺序进行,每学完一个文件,都对照自己的工作和思想进行反省检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撰写反省自传。直到今天南邮的党员依然和80年前战邮干训班的组织生活一样,定期做好“三会一课”、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南邮一代代传承。

  树高千尺,不忘其根;鹏程万里,不忘其魂。如今的南邮已经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正昂首走在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努力为建成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但南邮人始终不会忘记,办学初期那些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注入南邮魂魄的共产党人,是他们播撒了南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之“根”;南邮人始终不会忘记缔造“战邮精神”的这些革命前辈,因为他们铸就了南邮“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初心之“魂”。今天的南邮人将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