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观点

学懂用好“三招”

2025年09月15日 11:3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踏遍田间巷陌摸清家底,将“纸上千言”与“地上万千”相印证,就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推进

  习近平同志早年在厦门工作时曾提出,“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这“三招”看似简单朴实,实则蕴含着实事求是、系统思维的精髓,是饱含实践智慧的经验之谈。年轻干部要学好用好“三招”,在认路中明地情、在认邻中聚民心、在认特点中谋发展。

  认路就是要做到地情熟,关键是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在正定工作期间,跑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到厦门的第一年,至少1/3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调研上,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为一系列开创性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认路绝非仅指识得地理,而是要对一方水土的骨肉筋脉了然于胸,历史沿革、人口几何、资源如何、风土人情皆需如数家珍。认路是谋事之基,年轻干部初来乍到,不必茫然失措,基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工作该怎么科学谋划,只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踏遍田间巷陌摸清家底,将“纸上千言”与“地上万千”相印证,就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推进。

  认邻就是要做到人情熟,关键是坚持群众路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顺利推进离不开群众的拥护支持,少不了群智群力。在厦门搞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坐下来先沟通感情,然后进入正题,一点架子都没有,每到一个地方,都与大家一起坐小板凳,和群众亲切交谈。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吸纳民意、汇聚民智,这些自觉的意识和工作方法,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地方到中央的为政实践。认邻是力量之源,年轻干部只有把人民群众当邻居、亲戚,身挨身坐、心贴心聊,真正搞清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读懂他们的所想所盼,碰撞思想、交换意见,才能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体现民意、反映民情,为事业发展蓄力、助力。

  认特点就是要做到特点熟,关键是科学把握差异。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重要的是根据本地实际找准比较优势,有选择地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在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路径、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带领课题组历时一年半,围绕21个专题深入开展调研,为厦门编制了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解决了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定位、发展模式、战略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指明了厦门发展之路。认特点是发展之要,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善辨珠玉的“寻宝人”,下大力气去做好“认”的工作,深刻领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差异、挖掘特色、找准优势,在实事求是分析地情、掌握民情的基础上,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努力把地方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李磊鑫 发表于中国组织人事报)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