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装,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
从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来看,作风建设存在老毛病反弹、新问题冒头的情况。有的顶风违纪,在党的二十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有的隐形变异,到内部场所吃喝、以学习考察名义公款旅游;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涉及人员既有领导干部,也有年轻干部。可见,“四风”问题顽固复杂,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加以整治。
思想是本,作风是形。要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中汲取党性滋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联系起来,同本地本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正掌握好改进作风、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纠风之难,难在彻底,必须在“常”“长”二字上做文章。要经常抓,既打好提前量,定期分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调研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让问题止于萌芽、息于未然,又敢于下气力,面对享乐奢靡等歪风邪气,一项一项制定整改措施,一条一条列好工作时限。要长期抓,聚焦前期查摆的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反面典型案例,认真梳理分析、深挖思想根源,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查不足,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重要内容,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风转变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坚持开门搞教育,通过走访座谈、民生热线、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倒逼问题清仓见底。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瞄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对整改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工作及时“返工”,切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李明远 发表于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