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组织部门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引导广大干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铸忠诚强引领,厚植干部担难愿为的底气。干部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就会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底气。注重信念感召。发挥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独特优势,学习传承以“四千四万”为标识的艰苦奋斗精神、以“一包三改”为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打造实境教育模式,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推进春学、夏训、秋练、冬悟工程,引导广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再续奋斗故事。优化专业训练。实施“思想领航”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办好年轻干部专题“读书班”,完善落实述学考学和巡学旁听制度,推动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方法。聚焦新型工业化、全域功能区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等事业需要,创新培训形式,分层分类加强干部现代化建设知识“精准滴灌”。增强干事本领。实施“四个一批”挂职锻炼,组建“东西部协作训练营”、重大项目青年突击队,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
考实绩强导向,昂扬干部担当作为的锐气。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明确提出“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要深入落实激励干部敢为善为措施,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导向更鲜明、成色更鲜明、动力更强劲。以考准匡正担当导向。坚持“显绩”和“潜绩”一起考、同步看,聚焦重大项目招引、老旧厂房改造等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攀高性指标,鼓励干部争先拔点、赶超突破;围绕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和社会影响创新等“潜绩”指标,健全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鼓励干部谋长远、务实功。以考实甄别担当成色,突出干部政治、政德、政绩“三个优先”,统筹政治表现、实干实效、作用发挥、一线作为、作风形象“五大必看”,通过“走街串巷”考察、“见缝插针”调研、“拉家常式”访谈,推动考察指标落到实处、考察过程融入日常、考察环节“关口前移”,全方位近距离精准识别,动态储备一批“平时工作善为、关键时刻敢为”的干部。以用好激发担当动力。坚持先定规则、后选岗位、再谋人头,大力选拔“狮子型”“黄牛型”“鲶鱼式”干部,着力配备专家型、教授型干部,实现干部强、队伍优。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干了什么事、干成多少事”作为提拔重用主要依据,探索建立干部保荐制度,实现干部推荐和干部考察相互印证、相互支撑。
真关爱强保障,提振干部担责敢为的士气。有强度的激励、有温度的关爱、有底线的包容是干部放开手脚、担责敢为的有力保障。正向激励让干部更尽心。聚焦信念激励、目标激励、信任激励等7个维度,切实用好记功积分、记名表功制度,探索建立干部“议功”“职业荣誉”制度,开展“五地四创·鲲鹏迭变”擎旗手、“好班子、好班长、好助手”等典型选树活动,凝聚起激励干部担当、鼓励干部作为的强大合力。撑腰鼓劲让干部更安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探索“能上能下”待岗观察期制度,以“八看”举措推动“容错纠错”具体化,划清可容的“边线”和不容的“底线”,列清免责、减责的15种情形,健全组织领导、澄清正名、跟踪研判等机制,让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无后顾之忧。关心关爱让干部更暖心。严格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不同层级、部门、岗位责任清单,进一步消除基层文山会海、留痕管理、过度检查等问题,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干事创业。发挥组织部门“娘家人”角色,真心关爱干部、真情关怀干部,细化具体举措,落实健康体检、医疗保障、心理疏导、年休假、节假日补休等制度,以组织温情激发干部热情。
(无锡市惠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史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