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关系着调查研究的质量。正如一双“千层底”好不好穿,关键在于纳底纳得好不好。党员干部要使出纳“千层底”的“匠心”功夫,以“棉布填千层,麻线扎千针”的劲头,把调查研究的“千层底”纳得扎实,让基层群众“穿”得舒服、基层工作“行”得稳健。
融会贯通纳厚“千层料”。材料素材的收集梳理看似简单,实则要下足一番层层深入的苦功夫,就像纳鞋底前,须将棉布用浆糊层层粘贴堆叠,烘干成布板,作为鞋底的主要材料,满足结实耐磨的需要。调查研究同样离不开政策、数据、案例等真材实料的积累和支撑,必须围绕群众需求做功课,聚焦调研主题吃透上情、内情、外情,做好统筹结合文章,把各层级、各领域的信息“布料”垒高纳厚。一方面,在把握中央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反复消化相关研究经验资料,进一步深入基层和群众,用“内行话”换“心里话”,记实“老大难”问题,剖析“中梗阻”病灶,积累扎实的调研材料和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建构调研“骨架”时,将千字万言的信息条理化和层次化,做到历史材料和现实参考相结合、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相比对、正面典型和矛盾问题相映照、详实数据和访谈细节相佐证,确保充分占有材料、准确体现研究前因后果。
寻根究底纳深“千穿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调查研究离不开“解剖麻雀”“蹲下身看蚂蚁”的认真细致,就像“千层底”要用好锥子和麻线,一针一线严丝合缝,倘若偷工减料、手脚敷衍,纳出的底就会“破肚”“掉牙”。调查研究须掌握穿针引线的精细活,以问题为“针眼”,找好切入点、突破点和发力点,梳理千丝万缕的关联线索,确保调研体系完整和逻辑严密连续。调查研究过程中,根据对象特性灵活用好各式“绣花工具”,综合穿插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四不两直、问卷调查等“针法”,织密调查研究的“针脚”。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如锥子钻鞋底一样直插基层一线、犄角旮旯,将调查研究沉到底、走到头,不断提升问题症结分析的透彻度,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准确把握矛盾点,切实打通“硬疙瘩”,决不深一脚浅一脚。
善始善终纳实“千般力”。调查研究并非“敲锣打鼓一阵风”,而是要在“实”上下功夫,以实招、实策、实功解决实际问题,就像纳鞋“圈底”缝合时,须将麻线在锥把上绕圈勒紧,再纳下一针,收尾系牢绳结,不然线绳松松、踩地易破烂。调而不研、研而不用,就像穿针引线后草草收尾,必然是一扯就散的“花架子”。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像“圈底”收紧扎口一样下大力气,以真知灼见的策论和扎实有效的措施为问题“打个牢结”,让调研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对能立即解决的事项一竿子到底、不遗余力,以强有力的措施反馈落实到位,决不松松软软留“活扣”;对当前无法解决的长期复杂性问题,善用巧劲徐徐图之、不怕麻烦,想方设法理清问题主线根源,以恒久的耐心多方合力妥善解决,推动调研力道用在点子上、解决问题在实处。
(海安市雅周镇 李姝、市委组织部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