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李强总理答记者问的话语,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越来越复杂,越是如此,越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把身心沉下去,到基层一线亲自察看、亲身体验、亲近群众,才能把真实的声音、最鲜活的经验、第一手的资料带上来,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楚,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然而,当前个别地方在调查研究中走过场、搞形式,犹如“木人探海”“自由落体”一般浅尝辄止;有的习惯坐在“软沙发”上拍板决策,觉得基层条件差,害怕下去坐“灰板凳”,怕吃苦受罪;有的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能推则推,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能拖就拖,生怕给自己造成麻烦。“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作为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基层问题、指导工作实践的有效途径,调研得深不深、真不真、透不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到基层摸实情。要用好“田野”工作法,不设专场,直插现场,既要走大路、走远路,也要抄小道、到偏隅;既要看先进示范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也要看问题突出、矛盾集中、基层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经常把会议桌搬到农家大院里,将调解台摆在村头大街上,力求把更多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的依据。要让群众讲实话。敢于卸掉架子、放低身段,带着感情和温度和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登上讲台,多听少说、先听后说、想好再说,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爱听的话,乐听群众的怪话和牢骚话,在互动中触动,在说事中说理。
七分调查,三分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解题思维,抽丝剥茧、解剖麻雀,掌握客观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办法。特别是对影响和制约基层工作的关节点,群众的“急难愁盼”且容易反弹的问题,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和一抓到底不撒手的决心,盯一件抓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钉钉子”的尺寸之功和“拔钉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事业发展。
(海安市委组织部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