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只有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忆往昔,再出发,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为“十四五”规划下的宏伟蓝图起好步、打好底、开好局。
传承理想信念,坚定“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信心
学习党史,深深感受到了我党成立之初的艰难,体会到了先辈创业的艰辛。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革命先驱们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掀起新文化浪潮洗刷旧社会的污垢,激起“五四风雷”轰击旧制度的壁垒。伟大征程多崎岖,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传递红色精神是冒着生命危险的。1920年3月,陈望道先生携带《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秘密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藏身柴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独自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翻译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不忘先辈创业,铭记肩头重任。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重要交汇点上,肩负推动实现“十四五”宏伟蓝图的重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基石来加固,永葆奋斗底色,勇于负重前行,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风卷红旗过大关,奋力干出“牛”成绩。
传承奉献精神,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觉悟
学习党史,深深被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国共合作破裂,一批又一批英勇不屈的共产党人,视死如归,从容就义。今日的国家博物馆展览大厅里,编号为0001的文物,见证了这样一段让共产党人难忘的历史“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先生。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义。”这座残留着暗红色锈迹的绞刑架,记录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壮举,书写着革命先烈“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的奉献精神。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不求回报的付出,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置身在新时期的发展大舞台上,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有“甘为绿叶”的大格局,把个人进退、名利得失放在一边,将“功成不必在我”根植于心,将“功成必定有我”付诸于行,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担当力行,以身作则。
传承为民情怀,坚定“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担当
学习党史,深深认识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是因为我们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当年,有人问胡耀邦同志:“入党当干部有何好处?”他回答:“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实证明,带头吃苦、服务人民的为官之道,使共产党人赢得了人心,得到了人民拥护。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更加道出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愈发深入,实践也一再证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这是党的宗旨,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应将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落脚点,切实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走基层的脚力、谋事情的脑力,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赵佳敏 泰州市委组织部综合考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