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观点

强化“四种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020年10月21日 08:32 来源:阜宁县总工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当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强化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指引我们用全局的眼光认识问题,看问题要看得远、想得深。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长远账,少打小算盘“鸡毛蒜皮”,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比如工会系统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要将其放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对照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要求,做到科学决策才能精准施策,真正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强化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指引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从以往的决策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更要注重对当下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决策方案。2006年1月1日废止《农业税条例》,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自此走进了历史博物馆。这是党中央把握历史思维,立足当下实际做出的科学决策。而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该政策的科学性,促进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一股强大的“暖流”。

    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引我们更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思维,打破旧框架,立足于新情况,直面新问题,寻找新方法。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作决策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各地政务服务改革实践来看,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和江苏的“不见面审批”均是在符合本地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创新决策,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强化底线思维。底线思维要求我们以红线意识规范科学决策的流程,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底线思维既包含了法律红线,规则意识,也包含了道德底线,这是科学决策不可突破的硬杠杠,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让决策更科学,让政策惠及民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年轻干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纷繁芜杂的具体问题中把握规律、突破难点,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蔡钰莹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