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观点

网络互动平台提升服务党员群众工作水平的实践探索

2015年05月25日 08:58 来源:睢宁县委组织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纷纷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创设网络互动平台,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014年10月10日,睢宁县结合自身实际研发的“睢宁党员群众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县镇村三级党组织拓展网络问政形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方便党员群众办事提供了新型智能化阵地。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平台的服务效能,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积极探讨:

  一、睢宁县党群服务网络平台的特点

  睢宁党群服务平台立足于“以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以机制为保障”的设计理念,形成了“易操作、好维护、可定制”的自身特色。

  一是量体裁衣,构建“三级体系”。依据县镇村不同的职能定位,科学设计网页内容、优化配置功能模块。县级平台设置“美好睢宁”“网络党校”“党员之家”“萱草义工社”“党代表工作”“党群之声”“最新资讯”“在线服务”“县委书记信箱”等九大版块,充分展示县域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党建工作最新动态,帮助县委、县政府在线收集民意,方便党员群众在线学习知识、自助查询事务、组织公益活动等。镇级平台设置“党务公开”“便民服务厅”“圯桥清韵”“志愿者行动”“网络会议厅”“工作动态”“有事您说话”“党委书记信箱”八大版块,为镇级党委、政府发布各类政策信息、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督促指导村级工作提供了便利。村级平台设置“阳光村务”“乡村微课堂”“党员先锋岗”“网络会议室”“亲情会客厅”五大版块,畅通了晾晒村务党务、开展党内活动、组织群众议事、方便群众办事的渠道。

  二是有的放矢,破解“五大难题”。创设网络多人视频会议系统,方便外出党员跨越时空距离正常参加组织生活,规避党支部大会表决时参会人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问题。开辟网上党代表联络处和县委重大决策咨询专栏,开设网上党代表工作室,方便党代表突破时空局限调研问询、建言献策,不再履职难。通过平台晒责任、晒措施、晒进度、晒成效,避免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不经常、“台账一大堆、实效不显著”等问题。搭建多种互动模式,促进面对面、点对点交流,让党员群众与党组织不再难联系。开设党群网上供需对接窗口,干部在线值班,公布代办事项,组织帮办领办,解决服务活动组织难的问题。

  三是着眼长远,健全“三项机制”。建立管理维护制度,逐级厘清权限,明确管理员职责,明晰维护重点和保养细节,加强对平台的日常管护,力促常用常新。建立服务运行制度,对求助事项受理、线上咨询答复、党代表网上履职、志愿服务组织等工作内容进行逐项细化,确保各项服务活动规范有序。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考核主体、方式、内容、标准及结果运用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日常巡察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系统评估与社会评价相统一的立体考评体系,确保平台在有效监管之下及时动态更新、安全高效运行。

  二、党群网络互动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决定着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命运。所以,网络互动平台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高度关注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然而,纵观各地党群网络互动平台,大部分仍处于初级利用阶段,没有击中用户的“痛点”,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核心价值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统筹协调不到位,存在“一枝独秀”现象。有些党群网络互动平台内容单薄、功能单一,发布的信息仅仅局限于基本党务知识的范畴,缺乏与上级党建网站、本地门户网站以及各类文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有效链接和协调互动,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偏低,难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用户感受。

  二是供需对接不通畅,存在“自说自话”现象。有些平台设计之初缺乏充分的用户需求调研,导致功能配置、版块设置与受众期望脱节。比如,服务信息针对性不强,基层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价格预测等内容偏少;服务方式不够灵活,仅提供网络信箱、在线提问等互动方式,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的使用率低;用户界面设计不够人性化,高估了普通党员群众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导致交互体验不顺畅。

  三是社会动员不充分,存在 “曲高和寡”现象。有的平台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过硬的管理员队伍,使用率偏低、内容更新较慢,缺少“生气”。有的平台没有进行全面推广和反复宣传,党员群众知晓率不高,缺少“人气”。有的平台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注重收集基层党员群众的用户体验和意见建议,缺少自我优化、自我超越的“锐气”。

  三、优化网络互动平台提升服务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好信息网络平台的服务作用,加强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与网上民生服务平台的整合,增强基层党组织运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的能力。”围绕这一目标,加强党群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准定位是关键。党群网络互动平台要想在茫茫网络海洋中吸引党员群众的注意力,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受众的各种需求来确定平台的服务宗旨、内容设置和功能版块。党群服务平台不仅要为基层党员提供教育学习的便利,为增强党员党性认识服务;更应当通过网络互动与信息分享,向广大群众传递党的理论、传播党的主张,收集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工作指导、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约束。

  2、科学规范是基础。党群网络互动平台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党的又一重要发声载体,要将党组织的规范与严谨传递给社会大众。应当注重从五个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即内容宣传规范化、舆论导向规范化、综合服务规范化、网络信息筛选规范化、党群沟通规范化。通过搭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信任互动的桥梁,增强党建工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使党建服务群众更真实有效。

  3、公开互动是重点。利用网络服务窗口,将党建信息公开化,有利于减少管理上的重复环节与信息误传的可能性。强化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有利于党组织与党员群众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构建起更符合党员群众心声的思想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党员群众敞开了建言献策的大门,便于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有利于优化党组织决策,融洽党群关系。利用平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传递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和党组织的吸引力。

  4、做实保障是根本。依托网络互动平台提升党员教育和为群众服务的效果,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真心投入和广大党员群众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人财物保障这一坚强后盾。要充分调动年轻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等高知群体参与平台管护的积极性,强化定期培训,提升其网络管理能力与互动能力,确保平台无时无刻有人管、信息内容有人看、服务效果有人赞。要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采取财政拨付支持一点、基层组织自筹一点、商业运营募集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平台运行的资金困境。要指导基层党组织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不断强化自我管理和主动服务的意识,想方设法用好网络互动平台,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水平。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