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观点

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综述

2015年03月23日 14:49 来源:镇江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镇江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为动力,以群众满意、组织认可、作用明显为导向,以延伸新领域、覆盖新群体、探索新方法为突破,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推进全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不断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吸纳培养优秀分子入党途径,为全市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有21.03万名党员,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23.1%,大专以上占41.8%,非公企业党员占13%,农村党员占42.6%;全市共有入党积极分子34700余名。

  创新机制:让党旗增质增量

  如何创新机制,把各行各业优秀分子吸引到党周围?我市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确保拓展源头、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真正把一大批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群众认可的优秀分子发展入党。

  针对一些地方发展党员不民主、不规范、有苗子难发展的状况,近年来我市实行了发展党员推荐、公示、票决三项制度,对全市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具体规范;“三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要经过群团组织推荐、普通群众推荐和支部党员的推荐,扩大了发展党员的民主;“三公示”,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接受、预备党员转正的每个环节要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票决”,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确定,每次都要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有力杜绝了人情党员、关系党员。通过实行发展党员“三项”制度,从源头上把好了党员“入口”。

  针对党员标准难评估、程序难把握、质量难衡量等问题,扬中市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发展“四考四审”机制,即考基础知识、考理想信念、考现实表现、考群众口碑,突出审查入党动机、重点审查特殊对象、专项审查非公企业发展对象、联合审查社会表现,进一步强化质量观念,严格标准、程序,从源头上注重党员质量。

  提高素质:让党旗添光添彩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创新党员教育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始终将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础工作来抓,实现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全覆盖。

  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和方式方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通过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统一活动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在基层党组织推行“微型党课”,在农村实施以党性教育+技能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育工程”,利用网络信息化加强党员教育等,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普遍进行理想信念、党性宗旨教育,注重典型激励,培树了赵亚夫、张雅琴等一批重大典型,广大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立足岗位履职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党员思想更加多元、诉求更加多样,教育难组织、活动难开展、成效不明显成为困扰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道难题。市卫生局党委针对这种情况,立足于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在全系统开展了“微型党课”观摩评比活动,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走上讲台,运用小事例或实践来宣讲大道理,“大主题”与“小切口”相结合,切实增强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教育的参与率、满意率得到明显提升。

  关爱服务:让党旗绽放光芒

  如何让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近年来,我市积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开展多种多样的关爱服务,提升党员的归属感,激励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确保建国前老党员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市健全了建国前老党员信息库,组织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摸底统计,为财政、民政部门发放补贴提供依据。2013年为全市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补贴37.3万余元;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利用“两节”、“七一”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7428人次,143.6万余元。

  为畅通广大党员通过各级组织部门了解党务公开、咨询党务政策、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我市开通了“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开通了党员服务QQ群,针对党员咨询的情况,做好登记,积极协调,及时主动办理服务事项,将关爱服务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中。对党员反映的关于发展党员、党员权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做到件件有交代、有落实、有回音,进一步加强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化解了党员的疑难,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长效帮扶机制,句容市设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关爱帮扶资金,每年定期更新生活困难党员信息库,连续四年开展困难党员就业帮扶行动,已帮扶320多名无职党员实现再就业。

  发挥作用:让党旗更加鲜红

  树党员先锋形象,做党员示范引领。我市针对不同党员群体实际,广泛开展“党员先锋”行动,深入挖掘选树一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汇编形成“三百”(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特色品牌)和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汇编,通过积极拓展典型示范的内涵和外延,在全社会开展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活动,努力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党群共建同创,党员群众一起上”的浓厚氛围,使履职尽职、创先争先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推行“三岗三责”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即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到社区“认岗领责”、基层党员干部“依岗拓责”,推动广大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使党员党性得到普遍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全市共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6200余支,党员志愿者达到11.6万余名。

  结合行业特点和本职岗位,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把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引到立足本职、干事创业、服务发展上来,党员争先成为一种新常态。镇江供电公司探索实施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对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的评价以累计积分的形式进行量化,通过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使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党员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盏灯。通过一项项创造性的措施,真正锻造出了一支作用发挥好、示范引领强、业绩表现优的党员队伍,为推进改革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