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实验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应用先进单位、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来,实验小学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探索推动学校卓越发展的工作方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境界,通过实践研究提高党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开放办学提高党员教师的服务质量,通过团队建设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实力。这一工作法被称为“卓越工作法”。
一、基本内涵
“卓越工作法”立足教育工作实际和教师队伍特点,相信党员教师具有追求卓越的愿望和创造卓越的能力,通过卓越的领导方式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团队的专业理想、专业美德和专业能力,创建教育品质优异、教师素质优秀、学生潜质优良、教育质量优等的卓越学校。其核心要义是,凝练卓越思想、锻炼卓越教师、锤炼卓越管理、磨炼卓越团队。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三学”,凝练卓越思想。是指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促党性提升,更新教育观念促理性提升,拓宽教育视野促悟性提升。
向先进学习滋养精神底气。选树身边典型。妇女节评选表彰“感动实小”年度人物,青年节评选表彰优秀青年教师,教师节评选表彰学校师德标兵,通过事迹演讲、视屏展示、现场观摩等方式,宣传优秀事迹,营造争创氛围。学习周边典型。邀请各级道德模范、师德标兵来校举行事迹报告会,提高党员教师思想境界和师德修养,通过学习先进,引导党员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本职、爱学生。
向书本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建立阅读组织,成立学校读书俱乐部,提供阅读书目,开展自选自读和同选共读活动。强化阅读引领,约请专家进行读书指导。搭建交流平台,通过读书报告会、校刊、网络等方式和途径传播读书用书心得体会。进行阅读导向,评选学习型教师、学习型组织。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
向专家学习拓宽教育视野。定期举办“名师引路”活动,邀请国内外公认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全员培训,示范课堂教学,传授学科理论,讲述成长体会。分期分批派员外出参加专题研修、学习考察、挂职锻炼,拓宽教育视野,拓展成长空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让党员教师学到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方向,激发成长活力。
二是践行“三会”,锻炼卓越教师。是指学校党总支以师德与业务并重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党员教师争当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育的专家,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呵护心灵会爱生。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党员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启导、特长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困难学生帮扶制,每位党员与一名困难学生结对,定期为贫困生添置文具,捐物助学;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拉差补缺;对德困生循循善诱,教育转化;与心困生促膝谈心,排除障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善于思考会研究。人人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开展教育研究。定期举行学术沙龙,围绕研究课题确定沙龙议题,进行观点碰撞,互动研讨。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约请党员教师进行专题演讲,发表教育见解,交流思想观念。建立教育博客,发动党员教师撰写教育日记,发表教育故事,交流心得体会。定期出版校刊,刊登教师经验论文,分享教育教学智慧。倡导教师著书立说,支持教师出版专著,打造教有思想的名师队伍。
以生为本会教学。以微型课、咬尾课、团队赛课等方式,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名特教师示范课、微格教室录像课等实践观摩活动,尝试“前置学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评价激励”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促进学生自能学习的自我管理机构,形成组际PK、自我分析、随机抽查、捆绑评价等自我管理机制,使“教室”成为“学堂”,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三是组织“三评”,锤炼卓越管理。是指学校党总支以创优质服务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目标,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组织师德师风自评互评。制定《常熟市实验小学教工文明从教细则》,提出教育文明、教学文明、办公文明、网络文明、交往文明等具体要求。围绕严禁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变相体罚、严禁向家长索要礼物等师德“五不准”规定,每月组织教师进行自评,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互评,引导党员教师文明从教、廉洁从教。
组织家庭社区评议学校。学校每学期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进课堂、进食堂现场考察,向他们汇报学校工作。每学期末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从办学方向、教育设施、教师素质、教育工作等方面对学校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评议,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学校针对意见建议进行专题研究,落实具体措施,改进学校工作。
组织书记点评党员教师。学校党总支在全体党员中间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主题教育活动,每位党员期初制定发挥模范作用实践目标,期末围绕争当“六个模范”(弘扬正气、崇尚师德、勤奋学习、教育创新、提高质量、特色建设)的要求,由党总支书记对总支委员进行点评,由分支部书记对支部党员进行点评,树立发展典型,指明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建议,给予发展支持。
四是实施“三带”,磨炼卓越团队。是指学校党总支充分发挥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建设,调动各类组织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
以党建带动工会组织建设。学校党总支与工会联合开展“一个教工一份责任”教育活动,开展“岗位学雷锋,爱心献学生”、“行动见真情,服务创品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工牢固确立教育服务观念,全面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教书育人本领。
以党建带动团队组织建设。学校党总支与团支部联合开展“一个团员一股活力”教育活动,围绕“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准则、有本领的实小文化人”目标,开展“练自身素质,扬青春活力”、“激情燃烧青春,规范锤炼人格”、“青年教师寻访退休教师”等主题活动,表彰“优秀青年”和“青年标兵”,激发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以党建带动妇女组织建设。学校党总支全力支持妇委会在女教职工中开展创建巾帼示范岗、早教示范点、健康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营造先进我争创、争创我先行的良好氛围,促进家庭和睦、校园和谐。
三、工作启示
“卓越工作法”将学校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高度融合,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现了教育观念与党的理想信念同步构建,在党员教师中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实现了教师管理与党员队伍管理同步实施,党组织对党员队伍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创造性管理,为整个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三是实现了教育生活与党的组织生活同步开展,教育生活为党的组织生活提供了源头活水,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又为教育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四是实现了群团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同步推进,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党建赢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编辑:徐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