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深入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以“守正铸魂、精准赋能、实干建功”为抓手,从“理论武装、形式创新、健全保障”三个维度深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打造“鹤乡红韵”党员教育品牌,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筑牢理论根基,守好党员教育“根与魂”。始终将政治引领贯穿党员教育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时在总学时中占比50%以上。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学习清单,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领学导学等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开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继承新四军革命传统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等21门核心课程。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先进事迹纪录片、分享入党初心故事等环节,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全年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行进党校全封闭培训,县级层面调训1126名党员进党校培训。
创新方式方法,激活党员教育“新动能”。针对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党员的差异化需求,构建“菜单式”课程体系,让党员教育实现“精准滴灌”。建立“点单+派单”双轨机制,聚焦政策解读、技能提升、基层治理等实用内容开设微课堂,例如针对农村党员开设大棚种植、农产品电商等实用课程,为社区党员设计基层调解、便民服务等专题内容,切实解决党员“学非所用”的问题,让党员按需“点餐”,推动培训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求学”。研制“五彩线路”,线下打造“实景课堂”集群,规划华中工委纪念馆、射阳县党性教育基地、射阳港风电装备产业园、大米产业园、县级矛盾纠纷一站式平台等5大类27个现场教学点,形成红色党性教育、绿色特色产业、蓝色科技创新、金色乡村振兴、橙色基层治理的“五彩”现场教学课程体系,让党员同志在红色基地感悟初心使命、在项目一线目睹发展之力、在民生一线了解群众所需。今年以来,全县党员参与实景课堂学习达8000余人次。
健全保障体系,夯实党员教育“硬支撑”。着力建强一支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打破身份和职业界限,通过“单位推荐+比赛选拔”的方式,从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业务骨干中选聘专职讲师20名,从“田秀才”“土专家”、先进模范、党组织书记中吸纳兼职讲师80名,组建百名党员教育师资库。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提升讲师教学水平,打造“政治坚定、领域齐全、素能优良”的党员讲师队伍。线下强化阵地建设,对县委党校进行装修升级,做好培训保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升级改造基层党员教育终端站点,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细化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学用转化等。线上建强数字化学习矩阵,依托“沿海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系列专栏,推送理论解读图文短视频、政策宣讲直播等内容,累计发布各类学习资源300余条,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