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淮安生态文旅区: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2025年11月13日 13:53 来源:淮安生态文旅区党群工作部

  红色教育基地里,党员们驻足聆听革命故事;非公企业的讲堂中,专家与产业工人共探党建与发展的融合之道;社区的楼道间,年轻党员干部化身社工为居民解难题……今年以来,淮安生态文旅区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指引,围绕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原则,让党员教育走出会议室、接上地气,截至目前区党群工作部已牵头举办各类培训16期,覆盖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组织根基。

  创新载体:打造三维阵地拓宽培训覆盖面 

  针对不同领域党员需求,生态文旅区搭建多元化培训载体,让党员教育起来。面向新业态党员和产业工人,该区创新设立非公企业温讲堂,邀请市委党校相关教授围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授课,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个方面破解非公企业党建痛点。目前,讲堂已覆盖15家企业、50余名党员。 

  党建不是虚功,而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淮安智优沃联合党支部书记、淮安智优沃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杰表示,支部将组织党员骨干参与技术攻关,还联动社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切实将党建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员教育的领头雁。该区依托书记微课堂,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上微党课、讲实践课,累计举办超百场。身边书记讲身边事,案例更鲜活、道理更易懂。参与培训的社区党员坦言,相比传统培训,书记微课堂更贴近工作实际,学完就能用。 

  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今年9月,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分校正式揭牌,该区与市委党校、恩来干部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揭牌后组织6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上了开校第一课。后续,分校将结合业务技能提升、宝藏经验传承等需求,深化教学培训与课题研究,打造党员教育主阵地 

  丰富内容:定制学习套餐精准对接需求 

  既重理论提升又强实践锻炼,这样的培训特别对胃口。这是生态文旅区党员对今年培训的普遍评价。该区围绕党员能力提升核心目标,摒弃一刀切模式,通过多样化形式设计培训环节,既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夯实理论基础,也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设实境课堂,让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强化认知,确保培训入脑入心。 

  在自修课程设计上,该区注重实践导向。今年5月,该区将当月列为微调研月,组织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开展三听三问微调研,形成73份调研清单;机关单位与挂钩社区开展党建联建,落实十联共建”“三级巡办联动机制,推动党员深入一线解民忧。6月,该区还开展今天我来当社工主题活动,组织24名年轻党员干部、新提拔干部下沉社区,沉浸式体验基层工作。 

  6月开展的今天我来当社工主题活动,更是将实践培训推向深入。该区营商环境优化局预备党员黄玲在山阳湾社区服务大厅接待居民时,不仅耐心解答高龄补贴办理流程,还跟着社工处理下水道堵塞投诉;江苏新睿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入党发展对象黄明尧在奥体社区参与矛盾调解,见证争吵变协商的全过程;区退役军人事务与人武科的费勇跟着社区安全员巡查,一天记录30多处安全隐患点。穿上社工马甲才明白,基层工作要的是共情细心黄玲的感慨道出了参与者的共同心声。 

  针对不同领域党员特点,该区量身定制学习套餐:社区党员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教育系统党员侧重党的教育方针、思政教育;医药卫生系统党员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医德医风开展学习;新兴领域党员则重点学习新业态党建、数字经济知识。分类培训让资源不浪费、学习不跑偏,真正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 

  彰显成果:健全长效机制 转化服务实效 

  党员教育培训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和推动发展上。生态文旅区通过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成果转化,让党员教育落地有声 

  在制度建设上,该区搭建思政小课堂”“知行大讲堂”“文旅微学堂”“网络云学堂”“四堂平台,定制专家课件”“书记课件和党建知识红色菜谱,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高端讲、百姓名嘴通俗讲、融媒体线上讲四讲模式,形成常态长效学习机制。同时,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区级抓示范培训、行业党委抓领域培训、属地板块抓兜底培训,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 

  为民办实事是党员教育的试金石。除今天我来当社工活动外,该区还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在企业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联办技能比武;组织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兴领域党员组建13支志愿服务队,80余人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两随手三帮忙(随手拍、随手报、帮忙宣、帮忙巡、帮忙解)参与基层治理。此外,该区还针对财务、融资等重点领域党员开展沉浸式纪法宣讲,以硬作风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党员教育培训不是一阵风,而是要久久为功。淮安生态文旅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将继续深化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推动党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双提升,为建设花园城市示范区、枢纽门户展示区、现代服务集聚区注入更强红色动能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